性与性格

作者: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3031更新时间:2019-06-14

内容简介:

《性与性格》是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奥托·魏宁格 1903 年23岁亦是生前发表的惟一著作。有别于一般的性心理学专著,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视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本书的思想维度如此深广,却出自一个如此年轻的哲学家,实属罕见。

围绕该书的争议喧腾百年,但其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在维特根斯坦、佛洛依德、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和波伏娃等人的著作中皆能读到魏宁格思想的影子。他在书中创立了被西方学术界成为“人类雌雄同体”的独特理论。

  

书评:  

 “也许整个历史上还不曾有人像他那样,不到21岁时就写出了像《性与性格》这样在科学上如此成熟、哲学上如此富于独创精神的著作”

——《性与性格》德文出版者

“不错,魏宁格是乖僻的,但他是伟大的乖僻。”——维特根斯坦

一本令人敬畏的书,可能解决了一切问题中最困难的问题

——斯特林堡(瑞典现代文学奠基人)

在维特根斯坦青春期读过的所有书中,对他人生态度有着最大最持久影响的就是魏宁格的书。

——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作者)

  

摘录:

事实上,男性和女性就像两种以不同比例的元素混合而成的物质,但无论哪个都从未丢失全部的元素。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而只发现过男性形态和女性形态。

每一个器官都具备性别,进一步说,每一个细胞都具备性别,其性别处在雄性原生质与雌性原生质之间的某个位置上。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异性当中,某些人不符合我们的趣味,还有些人使我们无动于衷;相反,异性中的另一些人却能使我们兴奋,直到某个人终于出现,而我们非常渴望此人,和与这样一个人的结合相比,世上的一切都毫无价值,皆为乌有。

但有一点确定无疑:许多没有子女的婚姻都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我们已经论证过了两个互补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更强烈的性吸引力,如果双方的性行为密切联系着这种性吸引力,怀孕的可能性变会增加。

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心理性别上的雌雄同体”。

从没有记载的古代开始,世界上就只有两种教育体系:一种体系的对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身上就被派定了作为男性的全套特征;而另一种体系的对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身上就被派定了作为女性的全套特征。

人相学的研究对象是静态心理力量与静态身体力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而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则是动态心理力量与动态身体力量之间的关系。

一个女人的解放及其获得解放的资格,与她身上男性成分的多寡成正比。

我要讨论的女性解放,指的不是女人与男人表面上的平等,而是女性问题中那种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深植于女人心中的那种获得男性特征的渴望,即渴望获得男人那种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自由,渴望获得男人那种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创造力。

有些人曾一次又一次的提出,必须创造一种社会氛围,它应当有利于使女人在精神方面得到充分的、不受限制的发展。

女性解放最大和唯一的敌人,就是女人自己。

同一个心灵过程会不时的呈现出不同的侧面,这完全是因为它带有个人性格的色调,染上个人性格的色彩。

丧失了自我约束的男人最不喜欢母性型的女人,最迷恋妓女型的女人。

凡是简单、明确、具体的知觉,凡是清晰可辨的思想,在能被用言词表达出来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模糊朦胧的阶段(实际上,该阶段可能十分短暂)。

人最理解的是自己,然而,这个结论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任何人都无法理解自己,因为要理解自己,主体的认识活动和意识活动就必须成为主体的对象。

每个人的生命都存在着一些成长阶段,它们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并在“广度”上所有变化而已。一个人的精神联系越宽阔,他各个成长时期的“广度”也就越大。

一个人头脑中结合的对立类型越多,被遗漏的类型便越少,因为理解之后的观察能使他看到更多东西,使他能够理解他人的感觉、思想和愿望。从来没有一位天才不是人类的洞察者。

人们往往非常注意自己借得了多少帮助,却记不住(也不愿记住)自己当初亟待帮助时的困境,也想不起那些帮助带给他们的自由。

女人虽然也像男人一样惧怕死亡,但她们却并不渴望不朽。

记忆失效是生活中一切谬误之源。因此,逻辑学和伦理学都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这两个学科都研究如何促进真理,并且都服务于探求真理。

能使人与真实之间保持真正联系的东西,能使人抗拒撒谎的诱惑的东西,必定是某种独立于一切时间之外的东西,必定是某种绝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它既能够忠实地再现过去,又能忠实地反映新经验,因为它本身是永恒不变的。

人的本性中最深层的、可被认知的部分,就是不受因果性的庇护而能做出自由选择(无论其结果好坏)的那个部分。

真实、纯粹、忠诚以及正直,这些性质全都与自我有关。它们造就了唯一可以想象出来的伦理学。

康德非常坚信自己的一个信念,乃至即使在他选定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最微末细节上,也都显著地反映出了这种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人只对自己负责。

人的幸福!这意味着完全独立不倚的活动,即彻底的自由。人总是在受束缚,尽管并不是那些最沉重的束缚:人离自由的理念越远,人的负罪感就越多。

恋爱中的男人爱的只是他的自我。爱他渴望成为的那一切,他应当成为的那一切,也就是他最真实、最深刻、可被认知的本性,它摆脱了一切羁绊和必然限制,摆脱了人世间一切污点。他把自己的理想,即一种具备绝对价值的存在的理想,一种无法在自身找到的理想,投射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对所爱的女人,男人的真正心理总是一种漠不关心。男人在爱女人的那一刻并不理解她,也不想去理解她,尽管理解是人类结合的惟一道德基础。人无法去爱一个被他完全理解的人,因为他若完全理解了一个人,就必定会看清对方的不完美之处,那是人类个体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男人吸引到一起的吸引力,就不会有友谊。男人之间的友爱、保护和偏袒,大多都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无可置疑的性相容性。

在老年男人当中,也可以发现类似青年男人的性友谊的情况。例如,随着老年出现的器官萎缩,男人潜在的双性恋倾向就会出现。这大概就是这么多50岁以上的男人犯猥亵罪的原因。

可见,倒错的性吸引力根本不是这个性吸引力规律的例外,而只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半男半女的人需要的性互补对象,也应当同样是半男半女的人,这才符合这个规律的要求。这就解释了一个事实:性倒错现象往往出现在性格相似者身上,而极少在性格正常者身上见到。性吸引力是双向的,因此,性倒错者才会如此容易识别出对方。……

快乐本身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惟有当追求快乐的渴望战胜了追求自身价值的渴望时,快乐才会使人堕落。

(摘编人:何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