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作者: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543更新时间:2019-06-12

内容简介:

出版傅莹此文集的初衷在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了解。这是作者公开出版的第二部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看世界,旨在回应当时国际上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文集分成世界秩序、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东亚问题、南海局势等九个篇章,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希望此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的态势和趋势。

  

摘录:

人在往前走时不太会想到丈量脚下,隔了一段时间回头看才发现,原来已经翻过了那么多座山,趟过了那么多条河。

从全球秩序的角度看,2014年具有转折性意义。无论是在2014年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家对2014年看法,都显示出现存世界事务的治理方式正走向终结。美国学者在探讨2014年面临的国际难题时,表现出一种无奈,认为许多问题都“无解……可能预示着,后冷战时期将走向终结,需要开启的构建时期。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智库发展面临大时机智库的任务之一是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二是对国民和国社会进行政策传播。

令美国深为担心的是,中国早晚会挑战它的世界权利和对国际事务的掌控。而美国的矛盾在于,它希望继续领导世界秩序、主导世界事务,但又不愿意至少是部分地改变其秩序当中排他性的属性。中国的角度看,这种世界权利争夺的担心属于过去20世纪。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传统,不认同强权政治的逻辑。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者积极推动其宗旨和原则的贯彻实施。也是为什么,当美国人谈到中国试图挑战其领导的秩序时,中国人会感到困惑。显然我们不是在一个层面进行对话。

 构建一个更完善全球秩序应该是思想众筹和共同演进的结果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和努力。

 在共同的屋顶下,这个“全球秩序”至少应该具备三方面的机制能力:一是保障世界和平,保障全球可持续发展,三是保障用合作方式解决争议问题。

谈到中美关系,两国都明确表达了保持世界持久和平的政治意愿,并且正在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作出认真努力。双方通过多渠道对话在利益与矛盾中寻求平衡毋庸讳言,这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建立信任过程。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超越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旧时代。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扩展需求刺激下发动战争的冲动,曾是旧时代的重要特征。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道义理念的普及等因素,都在制约大国之间相互动用战争手段的意愿和条件,世界性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这是一个应该风险共担的时代,重大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责任缺失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

中国反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排斥和压制,我们主张共同安全,不赞成用排他性的集体防务安排再次割裂世界。

中国人讲“定力就是要有耐心,看准时机和条件再做判断。最重要的是办好自己的事也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增进人民福祉。

 “世界秩序的何去何从”,这也是目前国际关系中讨论热烈但分歧比较大的问题,关键不仅在于对秩序的改革和调整缺乏共识,更重要的是大国之间缺乏信任。……我们需要更多地向世界说明自己,赢取信任,也需要不断地向他国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接受和创建新的理念。

学者们建议中国经贸工商界准备好“工具箱对伤害中国利益的行为有所应对,既可运用国际国内法律和程序手段,也可采用经济手段。同时,也应拿出从积极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案。

西方倡导的全球化包括:一是政治上推行“普世价值西方民主政治,是经济上推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系,试图实现全球在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按照西方模式标准

中国人经历了很多曲折,也在逆境中练就了对信仰和目标的坚持。

美国的“世界秩序”概念是一种美国领导下的单级霸权体系,而且不愿受到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国际秩序的约束,尤其在安全等问题上经常绕开联合国及其倡导的国际关系准则,自行其是。……中国并不认同,也不见容于此。

中国需对“全球西方化”保持警惕。

中国清醒看待“全球领导者”光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新型国际秩序的包容性。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政治包容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制度模式交流互鉴。

作为一个学习的大国,中国人需要多几分冷静和耐心,多几分宽容。我们也可以从对美国这个有经验的大国的观察中学习,趋利避害。

中美对彼此的认知和战略选择并非单一的线性逻辑,是要复杂得多。

美方不能对中国“桌面上握手,桌底下踹脚”。

亚洲最大的变量是中国在未来20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的选择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美国必须考虑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可以维持现存秩序,并且需要构思未来的世界秩序。

期待一个各国都能被平等对待的世界秩序,而且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趋势将不可避免。

特朗普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代表了美国的一个重要社会趋势。全球化、科技发展、移民和去工业化导致劳动者阶层地位持续下降,如果不是身处这个阶层,很难理解和注意到,美国的衰落已很严重。

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反美、反西方联盟。

中俄美三国目前的相互关系如同一个不等边三角形,其中,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这条边距离最长。在三国关系当中,中俄关系的态势显然更加积极和稳定,中美关系一直起伏不,俄美关系非常紧张,因为俄罗斯现在正遭受美国的严厉制裁与此同时,中国同俄罗斯对美国动辄以武力和制裁方式对他国施压的做法以及在外交政策中的双重标准不能认同。

 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实现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中国与周邻地区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

作为对本区域有责任的成员,东亚各国都不允许区域合作发生“退行性”变化,因长此以往谁都不会成为赢家。各方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肩上的责任,突出地区议程的积极面,以免被消极和争议问题所把持。

朝核问题凸显在东北亚构建新秩序观的必要性。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推动半岛的共同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正在建设海洋强国,世界范围内的辽阔海洋对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合作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海洋视野注定要超越南海。外界用陆权思维和传统的海洋控制理念去揣度中国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需要包容国际社会一些共性的、成功的观念和准则,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义利观念和现代国家关系原则。

    构建完整和有效的中国叙事,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学的现代课题。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