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绘画史

作者:[美]高居翰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945更新时间:2018-11-30

内容简介:

100幅精选画作,呈现一部中国绘画的历史,高居翰教授的早年成名之作。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机会遍阅美国、日本、欧洲、台湾各地的公私收藏,并努力融合传统汉学与艺术史风格分析的方法。本书的写作正为他提供了一个契机,向普通观众介绍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个人的想法。书出版后,即在西文世界赢得颇高赞誉,其“像小说一样”的叙述性写法,引领读者深入画中,了解如何去欣赏、观看这些历久弥新的图画,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别有启发。译者李渝女士是作者的授业弟子,她的译本得到高先生的称扬和认可。

  

书评:  

我推荐大家来读这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绘画史,因为高居翰博士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以一个外国朋友的身份,用客观的眼光来欣赏中国的名画。不仅使读者有观感一新的喜悦,同时对我们的研究方法等都会有很好的启发。李渝女士的译文既完美且流利,真是相得益彰。    

 ——李霖灿 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高居翰先生的著作可能是中国美术方面最全面、精彩而又能普及大众的一本好书。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中国绘画史以高居翰先生的精彩文章配上山水、人物、花鸟、畜兽、宗教绘画多幅,至少能祛除西方人对中国画的两项偏见:一是以为所有中国画都体现同一美学观,看起来都相像;二是以为中国的美学标准神秘、玄奥,异乎西方人的思想情感,因为不得其门而入

——《纽约先驱论坛》

阅读高居翰先生之著作的一大乐趣是它能巧妙地融合普遍性与特异性。一方面,作者明确地指出自汉到清,历史社会的变迁和哲学思想的进步如何影响各个时代的画风及个人的笔调;另一方面,他又面向一般的读者有效传达了他个人的见解,进而提高读者的鉴赏力。                     

——《纽约先驱论坛》

想象把藏于普拉多、罗浮宫以及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最杰出的画作全部摆在你眼前!同样的,这便是你翻阅此著作的感觉。高居翰先生文笔精简有力,对艺术和艺术以外的历史人文均有广博的知识和精简的观点。经由此书,中国绘画展现了令人惊喜的面貌,倍增欣赏世界美术的乐趣。         

  ——《国家杂志》

高居翰先生兼顾了对个别画家、画作的分析以及相关时代的介绍。许多情况下,他集中在描述,这些文采生动的句子总能导出重要的论点,道出读者无法自见之处。                                       

  ——《亚洲研究杂志》

  

摘录:

由始至终,用毛笔画成的线条一直是中国绘画的要素。

中国画家从不像西欧画家那样,努力想要把物体重现得和原来一模一样,表现色彩、质感、体积等具体形态。中国画家特别强调线条,把线条当作主要的描绘和表现工具。

在传顾恺之作品中,最早最好的是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

第一个优秀地使用幻觉凹凸法的大师是6世纪初期画家张僧繇,他的主要作品是佛寺壁画。

我们不禁怀疑,有种族优越感的中国人是不是认为,既然长得这般化外模样,也就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权当圣灵了,因为他们显然不适合文明社会。

唐代最伟大的画家吴道子只使用浅色,或者根本就不着色。

唐朝画家像唐朝雕刻家一样,专心致力于体积和动态的表现。

周昉并不在描绘光影,空间等的技巧上着意,却关心气氛的体现。或者说,他所关心的并不是有限的气氛,而是某种更深沉而不明确的东西:一种经常在中国早期文学艺术中出现的,强烈的感觉到时光悠忽无常的本质。

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但是熟悉这种画法的人,可以用直觉来了解它,这是对这种画法陌生的人所作不到的。因此,在早期热爱自然者的眼里,香菇似的树、圆缓的山丘,在童稚的表现法中,必定变幻成了茂密的树林、矗立的山脉吧。

现存中国山水画中,最优秀的作品出自范宽、许道宁、郭熙等人之手,而这些人皆称李成为师。

在他们的作品里,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李煜画院中的任务画家追随了唐代传统,模仿张萱和周昉的宫景图画特别流行。

粗犷的笔法和水墨画作为新的画法,和禅宗同时兴起。

线条的完美,面容的工整,使它在技巧和感性两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无名氏所作的敦煌绢本佛像。但是张胜温的潜力显然是在这些方面,而非在独创精神上。

这种如何把形式安置于画面的绝技,还有把空间安排在形式之间和行使周围时,所使用的准确比例感,都是唐画的优秀传统。

北宋最伟大的花鸟画家崔白是具有独立发展倾向的优秀院画家。

花鸟画的发展和山水画类似,自11世纪以后,也追随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重视准确性和严谨构局取代了以上这种似乎是即兴式的创作法。

李唐的风格被证明更能适应重新安置的画院倾向,大部分山水画家都采用了它。这种风格在以后持续不断地朝向恬淡而亲切的方向演变,形成南宋院画山水的基础。

“马夏”派山水是西方人眼中最熟悉的中国山水,画派以两位创建人马远、夏珪之名而为名。

文人画家认为,作品的品质反映了画家本人的品质;表现内容来自画家的心灵,画家或观画人对被描绘的物形有什么看法或感觉,并不一定和表现内容本身有什么关系。

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以及他们的同代人,在中国画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他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画风上肇发了一种革命。这种革命部分具有破坏性,包括抛弃陈旧而非同类的画法。

吴镇的率略风格虽然看起来比较不专志,终究是更令人赞赏的。一位14世纪的作家说这种画风:幽深而远漠,给人一种闲逸而舒适的感觉。

黄公望的精心杰作是他晚年所画的《富春山居图》长卷,这是一幅曾经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画,以后又被无数画家临仿过。

一直到16世纪,浙派都是明代画坛一支活跃的势力,但是因为它的追随者在两种方向上或此或彼地摇摆不定,16世纪以后,浙派开始衰落。

经由沈周和文徵明这样具有独创精神而又多产的画家作为领导,吴派迅速地发展开来,直到大批主要苏州文人学士都网罗在它之下。可以算做沈、文的朋友和弟子的人中,最著名的是陆治和陈淳。

把活泼的新生命灌输到保守而陈旧的风格和技巧中,在这样晚的历史时刻里实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周臣、唐寅、仇英可能是最后三位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的画家。在数十年内,他们使职业绘画恢复了一些自宋以来就一直缺乏的品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技巧和趣味两方面的陶练,这种陶练可以制止笔法炫耀和态度浮夸那类毛病的出现,同时也能恢复对准确性和明晰感的尊敬,这两点曾是宋代院画的特质。

画家各自不同的个性决定了画家各自不同的风格。

让•皮埃尔•杜博斯是第一位真正了解“正统”画派的许多特质的西方学者,他曾把王原祁比作塞尚,这种比较不但有启发性,而且很合理。

在独创主义画家拒绝接受成规定型,坚持亲身去了解造化的时候,他们绝对没有走向“写实”风格;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画是画家的心灵和外在世界交相作用以后的产物,而主要决定因素则是前者。

登峰造极的独创主义大师中,视野最宽广,技巧最高妙的画家是原济,又名石涛。

18世纪中叶最主要的画家是金农。

扬州大师们中,最富变化、技巧最好的画家是华喦。

18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刚开始时,“八怪”中的七怪都已去世了。仅存的罗聘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画派的孤独硕将。

此后的中国绘画史,虽然并不总像罗聘画中所表现的那样明确,更不易有那样感人的力量,但是它始终保持了一种对传统的反思。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