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心

作者:顾随 等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1047更新时间:2018-11-29

内容简介: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地记录,并珍藏了六十多年才公之于世。这部著作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学问与人生融会贯通,把人生、文章融为一体,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读者不仅在学问、写作、知识等方面得到启示,也可以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蕴含着现实的人生哲理,洋溢着诱人的艺术魅力,闪烁着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国文脉中,传承古典文化的精华,启迪当下生活的提升。

先生的才学和兴趣,方面甚甚广,无论是诗、词、曲、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甚至佛教、禅学,都曾留下了值得人们重视的著作,足供后人之研读景仰。我以为先生平生最大之成就,实在还不在其各方面之著述,而更在其对古典诗词之教学讲授。……我聆听顾随先生讲授古典诗词,前后曾有将近六年之久,我得知于先生的教导、启发和勉励,都是述说不尽的。关于先生讲课之详细内容,我多年来保存有笔记多册,现已请先生之幼女顾之京君代为誊写整理,可供读者研读参考之用。        ——国学大家、加拿大哥伦比亚不列颠大学教授 叶嘉莹

顾随多才多艺,写诗、填词、作曲,都创有新的境界;小说、信札;也独有风格;教学、研究、书法,无一不取得优越的成就。

——诗人、学者、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冯至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为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红学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周汝昌

顾随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笔下真是神乎技矣。                                  ——国学大师、作家 张中行

摘录:

君子不仅是向内的,同时要有向外的事业之发展。

其实只要给老百姓办点儿事,贪点儿赃也不要紧;现在是只会贪赃,而不会办事——向内、向外都没有。这就是造成亡国的原因。老子“无为”是无不为。

若想要做好人,必须心里先做成一好人心。

读经必须一个字一个字读,固然读书皆当如此,尤其经。

讲牺牲,第一须破自私,人事要牺牲到破自私,而人最自私。

鲁迅先生说话真了不得,除非他说的话你不信,你若信便无法活。中国的笑话有许多是残忍的,如讥笑近视眼、瘸子。

人在极端痛苦中很难说出趣话,若能而尚非无心肝、穷凶极恶,这便可观了。

曾子虚心到极点,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普通说自己不能,自谦,是为自己站住脚步,是计较利害,连知解都谈不到。是不是知解,利害是计较。计较利害,学文、学道最忌此。怕自己跌掉,怕能人背后有能人,不是曾子精神。曾子之虚心也许是后天的,但用功至极点,则其后天与先天打成一片。

宗教之经上可曾有一次教人着急、教人怒?

余以为一个做大事业的人看是非看得很清楚,但绝不生气,无所用其恼。恼只能坏事,凡失败的人都是好发怒的人。

刘备只生过一回气——伐吴,结果一败涂地。

怒,对人、对己已两无好处,还不用说怒是最不卫生的一件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是怒,是狠。

怒如汽水,冒完沫就完。

大师门下即其高足都不如其自己伟大,只禅宗看出这一点毛病,而看是虽然看到了这一点,做却不易做到这一点。所以,禅宗现在也是不绝而如缕了。

天地间守成之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生死是得失取与之最大关头,小的得失取与还露出原形,何况生死?就算他还能装,也值得佩服了。

三思后行,前怕狼后怕虎,疑神疑鬼,干不了啦!一个文人干不了什么事,余初以为乃因文人偏于思想,没有做事能力,其实便是文人太好三思后行,好推敲,这样做事不行。禅家直下承当,当机立断,连“再”思都没有。

思想复杂,是从生活得来。……复杂是横面的,高深是纵的功夫。

一个伟大的人做事,比任何人都多,而自私心比任何人都小——并非绝对没有自私心。

青年最怕意气颓唐,胸襟狭小。而增意气不是嚣张,开胸襟而非狂妄。

遭到曹操因死一人而哭的时候,那必是真有才能的人。由此可见曹操是英雄。

死人若不活在活人心里,是真死了;书若不在人心里活起来,也是死书,那就是陈旧了,成为臭文了,一点效力也没有了。

简明文字,力量更大,但不是浮浅。文章绕弯子是自文其陋。

老子三原则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孔子所谓“教”是“教以义方”。现在教育只教知识,不教以“义方”。

孔子不玄。最注意实际,日用平常,所以结果是平易近人。

孔子读诗看其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是通过观察得出来的批评。

寓骈于散的写作技巧,后世学的最好的要算韩愈,再往后则是欧阳修、苏轼。

六朝时一切文学作品皆谓之文,故《文赋》实即创作论。

事之起始也许困难,而必要以毅力和练习达到“可乐”的地步。

说到深处是要“好之”、“乐之”,而皆须以“知之”为根基。

书、物、心三方面都做到家,文才可出来。一个天才或可不必读许多书,而吾人则不可。

在求经验时必须亲身参加,而在书案前写作时要撤出来,所以要隔离。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读书要“泛爱众而亲仁”。书,无所不读,但要有三两部得力的。

天才必须自己发现,天才的矿只有自己去开。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吃了桑叶要让你吐丝,吐出来还是桑叶不成。只要吐丝,吃的是哪里都没关系。

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此是言穷事物之理。

身体虽渺小,但心是伟大的。吾人可以病我们的身,不能病我们的心;可以衰弱我们的身体,不可狭小我们的心。

蝇子碰窗户,不论其能否碰出去,不必笑它,总之它看出一点光亮。

现在文章用形容词太多,反足以混乱读者视听,抓不到正确观念。

不要以为用字少就减少文字力量,用字不在多少,在正确与否。

但美须有闲,精神、气力、学识、经验,皆要来得及。现在人连捉襟见肘都够不上,简直是不清楚;现在人连明白都够不上,何论美观?

取利或卸责之谎话绝对禁出,而以谎话为一种创造、一种愉快或享受时,应该提倡。

人自有生无时不在求真爱假之中。

今人要学六朝文不行了,因为已无那种诗的修养。

禅得大自在,游行自在,无不如意,行所无事,他的自由是多少苦功夫训练出来的,是“节制之师”,不是乌合之众。

一个人写作品要想在作品中很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人格来,这需要长期训练,达于“节制之师”。

创作不能不讲技术,但只剩技术也就太可怜了。

我们可以用现代语言创作,而须把现代语言提高。吾人之语言即从旧语言解放后又创造出来的新语言。

中国后世文章,只知往横里去,不知往竖里去。横的是联想,竖的是思想。

古器之可贵在于从其中可以看出古人的精神:厚重、雍穆、和平。

做学问寻捷径,便非大路,虽省事不会成功,不是欺人是自欺。凡取巧的都是吃亏的。

我们读书、作文、做人,不可不知惭愧,但还得自信。

对别的人、事、物是爱好,对文学便成为欣赏。

故天地间事物,实用中必有美观,美观中必有实用,美观、实用得其中庸之道即生活最高标准。

人人未必天生有文人天才,然人人几乎可以修养成文人。

魏文帝感情热烈而又有情操,且是用极冷静的理智驾驭极热烈的情感,故有情操、有节奏。此需要天才、也需要修养。功深养到,学养功深。

鲁迅先生受西洋作品影响,加以本人之刻峭,且曾学医,故下笔如解剖刀。

在文人来说,寂寞心是文人的静的功夫。要静,必须清净,由净得到静,而有所受用。

学佛在悟,学儒在行,三岁孩儿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