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意境

作者:萧默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693更新时间:2018-11-29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艺术欣赏的随笔集。

《建筑的意境》作者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清晰地展现出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让读者深入了解中西建筑大到宫殿小到民居的形态和制式所含藏着的文化内涵。书中通过文化解读建筑,为中西建筑的每一种造型每一个细节都找到了文化的脚注。同时还比较了中式建筑和西方建筑大相径庭的审美意趣,揭示出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书评:  

萧先生的中西建筑艺术比较与品鉴,文字不多(16万字),却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举凡神庙教堂、宫殿市政厅、寺庙古塔园林无不涉猎;所配图片多选自典藏,十分精美。                              

      ——亚马逊读者

萧先生的这本书在讲述建筑的同时又清晰地联系到文化、社会,让读者即欣赏到建筑本身的形体、设计,又能一窥其背后蕴藏的文化、社会渊源等,让人受益匪浅。书中配有很多彩色建筑图片,语言优美。印刷清晰,纸张较一般书厚,让我很喜欢!                                            

——亚马逊读者

值得一读,写法通俗,但通俗易懂之后必须是作者扎实深厚的功底。配图好,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读物,喜欢的人读起来很快。现在的笔者很难有这样的好文笔,更难写出这样气氛的东西。                                

 ——豆瓣读者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艺术欣赏的随笔集。文章短小,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作者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清晰地展现出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让读者深入了解中西建筑大到宫殿小到民居的形态和制式所含藏着的文化内涵。       

——豆瓣读者 

  

摘录:

我们置身在太和殿广场之上,又会有另一种感受,整体建筑采取院落院落方式组合,向横向发展,大殿最高处只有30多米,但其性格内涵表现得似乎更加深沉而丰富:庄重严肃显示了“礼”,“礼辨义”强调区别君臣尊卑的等级秩序,渲染天子的权威;平和宁静蕴含着“乐”,“乐统同”,强调社会的统一协同,维系民心的和谐安定,也规范着天子应该躬自奉行的“爱人”之“仁”。在这里既要保持天子的尊严,又要体现天子“宽仁厚泽”,还要通过壮阔和隆重来彰示皇帝的统治下这个伟大帝国的气概。

西方建筑是一种以是石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肇兴于公元前两三千年的爱琴海地区和公元前一千以来的古希腊,也融合了一些古埃及和古代西亚建筑的某些因素。公元前两世纪罗马共和国盛期以后,西方建筑体系长期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流行于广大欧洲地区,近代又传到美洲和澳洲。欧洲建筑以神庙和教堂为主,还有公共建筑、城堡、府邸、宫殿和园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风波激荡的多样面貌。新潮迭起,风格屡迁,虽代有继承仍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大致说来有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与俄罗斯、基督教早期、前哥特(罗马风)与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古典复兴和折衷主意等许多风格的递相出现。若以曲线展示,可以认为是一些似断似续、时间颇有重叠的许多波状折线的不断涌现。

材料的质感、色彩、光泽、纹理、本身就是构成整体建筑形象没的要素;材料构成的构建呈现的结构美(力的传递逻辑)和构造美(构件穿插交合的逻辑性)也是建筑美的重要组成;更重要的是,材料是构成整座建筑外部或者内部艺术形象——形体和空间最重要的要素,只有通过他们,“建筑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古代世界大约存在起个主要的建筑体系,埃及、两河流域、泛印度、中国、古代美洲、西方(欧洲和近现代以来的美国)以及伊斯兰。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发展,只有中国、西方、和伊斯兰留存至不急用以前,至今仍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或仍在发挥着影响。其中又以中国和西方两个体系发源最早、流域最广、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形体就是组成建筑形象的点、线、面,体按照所谓的形式美的法则如主从、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对比、对位、节奏、韵律、虚实、明暗、质感、色彩和光影等构图规律,并综合运用他们,造成既多样又统一的完整构图,显出图案般的美和有机的组织性,并取得某种风格。

他回忆说,在欧洲,“人们追求以艺术排斥自然,铲平山丘,干涸湖泊,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一条,花许多钱建造喷泉,把花卉种得成行成列。而中国人相反,他们通过艺术模仿自然。因此,在他们的花园里,人工的山丘形成复杂的地形,许多小径在里面穿来穿去”。

耶稣会传教士、法国画家王致诚曾在清廷如意馆作画,参与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1743年,他曾写信寄往巴黎,信中说,在中国园林里,“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道路是蜿蜒曲折的……不同于欧洲那种笔直的美丽的林荫道。……水渠富有野趣,两岸的天然石块或进或退,……不同于欧洲的用方整的石块按墨线砌成的边岸。”游廊“不取直线,有无数转折,忽隐灌木丛后,忽现假山石前,间或绕小池而行,其美无与伦比”。

欣赏与赞叹之后便是模仿。在欧洲,首先是英国,18世纪中叶,一种所谓自然风致园兴起了;后来传到法国,在自然风致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中国式的题材和手法,如挖湖、叠山、凿洞,建造多少有点类似中国式的塔、亭、榭、拱桥和楼阁等建筑,甚至还有孔庙,例如1730年伦敦郊外的植物园,即今皇家植物园。仅巴黎一地,就建起了“中国式”风景园约20处。同时也传到意大利、瑞典和其他欧洲国家,但不久以后欧洲人就发现,要造起一座真正如中国园林那样水平的园林有多么的困难。

苏格兰人钱伯斯(1723~1796年)曾到过中国广州,参观过一些岭南园林,晚年任英国宫廷总建筑师。岭南园林算不上中国最好的园林,但仍然引起了他无比的赞赏,在好几本书里他都描写过中国园林,不只是浅层的外在形象的描述,而是对中国的园林精神有了较深的体会。他说:“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不应该“以酷肖自然作为评断完美的一种尺度”。中国人“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并不摒除人为,相反地有时加入很多劳力。他们说:自然不过是供给我们工作对象,如花草木石,不同的安排,会有不同的情趣”。“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

(摘编人:刘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