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已留下的种族伤口,是怎么愈合的?不同种族之间纷争冲突的引信,又是如何拔除的?跨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是一场壮怀激烈的公民行动,不仅要求解种族歧视和种族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也在拷问美国能否成为一个更正义的国家。
引领这场行动的英雄们登上历史舞台,绝非凭空显现的神迹。为什么一个倔强的女裁缝,能够感召五万同胞拒乘公交巴士?为什么一个年轻的牧师,能够鼓动追随者“把监狱填满”?为什么一个街头怒汉能够感动整个国家?为什么一个律师能够掀起体制革命?为什么一个坐牢超过三十次的学生会被选入联邦国会?其实,他们拥有的巨大行动能量,一直深蕴于美国普通民众之中;其道德勇气,则源自内心力量。直至今天,世人仍难以忘怀英雄们的行迹与心路故事,并继续从中汲取力量——这也是本书的主题。
书评:
一个半个世纪前在美国还没有投票权的种族,一群饱受所谓“隔离但平等”恶法蹂躏的民众,为何能突然走出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通向白宫的道路又是怎样铺成的?今日各种肤色和平相处的国家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促使了这种多元文化融洽互生的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光辉岁月》解读了五位黑人民权运动的灵魂人物为了将美国拉回到“国父承诺的自由平等的国家”轨道上的故事。
——编辑推荐
《光辉岁月》讲的是美国民权运动中比较典型人物的成长历程。书里讲的主角都是黑人,这也比较好理解——美国民权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黑人争取自己权力的运动。看完书的感觉是——有些权力虽然本来可以有,但是被后天剥夺,比如:以自由精神立国的美国曾经黑人没有平等投票权,如果我们去争取,这些权力最终都是可以有的。但要特别注意争取的方法和策略。 ——亚马逊读者
两百多年前,一群胆大包天的北美革命者向同胞们许下“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之诺,这郑重一诺,作为全民信念贯穿于美国史,是美国之所以伟大可敬的重要原因。但从开国之日起,种族问题——主要体现为强加于黑人族群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一直给民众带来创痛,给社会带来动荡,并让整个国家的良知蒙羞。林登-约翰逊曾在电视讲话中满怀伤感地深切省思: “纵然我们能击败一切敌人,让我们的财富成倍增加,征服浩瀚的星空,假如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是失败的民众和国家。”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深陷于历史恩仇和现实利益冲突、堪称无解的种族难题,竟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一场美国式“自我革命”——民权运动,得到了正确而完满的解决。美国因此而成为更美好、更正义的国度,证明了“正义的银行不会破产”。《光辉岁月:美国民权英雄心灵史》以一个中国写作者的视角,把叙事场景设置在一起又一起壮怀激烈的公民抗争行动,聚焦于一个个引领了这场运动的民权英雄,评述了他们来自何地、起于何时、感于何事、神伤于何方的行迹与心路。作者陈国平先生是资深媒体人,六年前求学于芝加哥,在葛兰特公园亲身感受到黑人总统奥巴马胜选之夜的盛况,感慨于这个国家为消解种族冲突而不惜付出最大代价,心有所动,从此开始特别关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史。
——当当网读者
如果我们还在固化的所谓英雄的概念中徘徊的话,《光辉岁月》无疑会狠狠摧毁这一切。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史书,正如它的副标题——美国民权英雄心灵史。五位美国民权英雄的心灵描摹及其身后波澜壮阔的美国民权运动的宏大画卷,足以让我们对“英雄”这一词汇进行崭新的定义。
——豆瓣读者
《光辉岁月》是一本评传式的著作。书中写了五位“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的美国民权英雄这五个人,“民权之母”代表黑人民众的觉醒;金牧师是这一觉醒运动的精神领袖;X则撕开了黑人生存的苦难和罪恶之幕;瑟古德为民权运动建立了深厚的法理基础;圣徒刘易斯作为行动派领袖直接付诸行动,所谓“千呼万唤,不如街头一站”。通过对五位英雄的描写,说明“自由不免费”的真谛。自由权利从来是争取来的,而非赐予的。 ——豆瓣读者
《光辉岁月》是一本美国民权英雄的个人小传,书名取自1988年beyond乐队为纪念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出狱而创作的同名歌曲。歌中唱到,“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这种“肤色斗争”也正是作者陈国平在书中所要探讨的核心。文如其名,《光辉岁月》集合了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史上五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分别是:有“巴士民权之母”之称的罗莎.帕克斯、首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先河的小马丁.路德.金、以暴力还击暴力的马尔科姆.X、促使《平权法案》最终落实的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以及被尊为“活着的圣徒”的约翰.刘易斯。五个人的人生其实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但他们和曼德拉一样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一个无差别的平等世界。
——豆瓣读者
摘录:
刘易斯开始坚信有一个历史命运在等待自己。他相信主导人类的历史精神,必定是在美好、正确与公正的一边。其精髓乃是普世的道德力量,在某种特定环境条件下,这力量会发现一个人,选择他,驱使他前行,而他本人别无选择,唯有顺从这力量,尽忠于这力量,为他所当为之事。正是基于这个信念,这个性格温和的年轻学子从此投入民权抗争的洪流,哪怕命悬一线也不肯退缩。
西方的民权观念源头应该追溯到希腊、罗马时代。我们不能把那个时代想得过于美好,但现代民权的很多观念确实是从那个时代发轫,比如选举、权利平等、公共事务讨论决策等事项。在那个奴隶还存在、投票杀死苏格拉底的时代里,民权的曙光确实开始出现在了人类文明的地平线上。
黑人的怒潮很快就席卷全美国。125座城市爆发了黑人骚乱,楼房在熊熊大火中燃烧,肆无忌惮的抢劫发生在街头,警察和消防员受到攻击,寻常巷陌则飘荡着枪战的硝烟。在黑人聚居区、狂怒的黑人演讲者叱责白种人治下的美国,大批黑人民众边听边大声叫好。
这“一刹那间”引爆了历史。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五万黑人同胞在一夜间约定抱团行动,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集体抵制乘坐公交巴士,向这座城市的种族隔离恶法发动直接对抗。一场席卷美国感动美国,并在全世界所有国度激起反响、持续十三年之久、以人类基本权利为诉求的公民不服从运动由此催生,一个无数民众联合起来,为平等、自由和尊严而抗争、而奋斗的伟大时代从此开启。
这位让天地变色的黑人女士名叫罗莎•帕克斯。
两人相视大笑的会面照片广为流传。这张照片的存在,表明了一种历史的温情。在作家科内看来,就像古代中国哲学概念所表述的那样,马尔科姆和金,代表着美国黑人民众灵魂深处的“阴阳”两极。
作为国父,作为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将军,华盛顿以过人胆识带领追随者为自由而战;但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奴隶的农场主,他缺乏足够智慧与勇气去直面美国革命本身的大缺陷,即从那时起直至其后的近两百年漫长岁月里,非洲裔美国人一直是这个国度的二等公民。而按照1992年至2000年间任美国总统的威廉•杰弗逊•克林顿的说法,正是罗莎•帕克斯,“以她自己的方式,把美国重新拉回到国父所梦想建立的那个国家。”如果没有罗莎•帕克斯,没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投身于她所点燃的这场运动,国父许下的平等之诺将永远摆脱不了耻辱,挣脱不了奴隶制和种族隔离的罪恶梦魇。
从童年起,瑟古德就已经习惯于和白人孩子一同生活、一同玩耍、一同干活。他的家族在巴尔的摩颇有声望。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种族隔离之风正猛烈席卷全美国,但这户人家的成员们都有一种凛然的自尊,绝不肯在种族主义胁迫面前轻易就范。
(摘编人: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