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作者:查尔斯·罗森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1085更新时间:2018-11-29

内容简介: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该书出版于1971年,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仍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

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分为八个部分。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更为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在《古典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论述中,作者基于对古典时期音乐语言整体运作体系的深刻理解,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的代表性创作领域和公认杰作逐一进行分析、论说、评判、解释和说明。罗森要向读者和听者指明,这些杰作之所以产生的风格前提和语言机制是什么,这些杰作的卓越性和审美价值究竟何在。

  

书评:  

罗森号称音乐世界里的钱钟书,以博闻强识著称。本书内容丰实,才辩纵横,见解高超。其理论的深度广度并非一般音乐史可与伦比。期待本书的姊妹篇《浪漫主义时代》中译本早日问世。                           

 ——当当网读者

西方学界已有共识,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此书于1971年出版,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Book Award],迄今仍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如此看来,不论“民间口碑”,还是“官方认可”,《古典风格》在音乐书中的“塔尖”地位俨然不可撼动。

                                                 ——豆瓣读者

  

摘录:

唐纳德•弗朗西斯•托维认为,调性之所以有明确的性格是因为它们与C大调的关系。C大调被无意识地当做基础,因为它是每一个音乐家从孩童时代就学会的第一个调性。因此,F大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具有下属特质的调性,针对C大调而言有释放紧张度的作用,所以大多数田园曲确实都采用F大调。某些乐器的传统手法,例如降E大调的圆号,也影响到调性的内涵。升C的属性格和降D的下属性格无疑也对作曲家的感觉产生了作用力。……在实践中,平均律的轻微改变(或是通过柔弦,或是真正的歪曲),都是表情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

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戏剧性的清晰表达[dramatic articulation]的重压下,巴洛克盛期的美学才趋于崩溃。在一开始, 所发生的变化其实相当混乱: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每一个时期都是“转型时期”,但1755-1775之间这段时间也许特别合适被冠以这个称呼。简言之(的确,可能过分简单),在此期间,一位作曲家不得不在戏剧性惊讶和形式完美性之间,在表现性与流畅感之间作出抉择:他不能鱼与熊掌兼得。直到海顿和莫扎特,他们线路各异但又殊途同归,最终创造了这样一种风格,在其中,戏剧性效果似乎同时兼具震惊感和逻辑性,表现性和流畅感得以携手同行——古典风格由此诞生。

贝多芬的音乐语言本质上仍然是古典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从后来某种稀释了的古典主义出发,逐渐返回到海顿与莫扎特更严格、更简明的形式[事实上,随着年岁增高,贝多芬反而越发靠近海顿和莫扎特的形式和比例。在其青年时代的作品中,对他两位伟大先辈的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的:贝多芬在其生涯的开端,其技术甚至精神常常更为接近胡梅尔、韦伯和克莱门第的晚期作品,而不是海顿和莫扎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站在自己的时代之外,或者他的古典形式构思表现了与18世纪晚期完全一致的面貌。仅举一个特点——他的音乐常常带有一种让许多人反感的警醒式道德热忱,而且呈现这种的激情显然只有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而非在此之前的douceur de vivre[生活的甜蜜]的典型欧洲。他的很多音乐带有自传的性质,有时甚至是公然如此,这在1790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有也是戏谑性的体现;历史学家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中读解出直接的私人意味(对于贝多芬和其他19世纪作曲家并非不合适),那会让人窘迫。但可以肯定,贝多芬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与当时的时尚相反,而且在很多方面与音乐历史的方向针锋相对。他或许是历史上第一位这样的作曲家——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中刻意创作困难的音乐。……贝多芬之前没有哪一位作曲家如此无情地无视表演家与观众的能力。……至于他在音乐中选择的独自求索的道路与他同现实世界逐渐加深的实体隔绝之间究竟有无关联,就只能留给沉思猜测了。

一首作品的运动、发展和戏剧的过程潜伏在材料内部,材料的构思方式似要释放出其储存的能量,因而音乐不再是衍展开来[unfold],如在巴洛克时期,而是真正从内部迸发出来——这种感觉是海顿对音乐史的最伟大的贡献。我们也许因其他许多东西而爱戴海顿,但这种新型的音乐艺术概念改变了其后的一切。正因为这个原因,海顿无需去驯服他的古怪作派或粗犷幽默,而是利用它们,不再是以自我陶醉的态度,而是带着对每首个别作品整体性的尊重。他理解调性系统中音乐材料里构成冲突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如何用其来激发能量和创造戏剧的途径方法。他的形式之所以具有令人惊讶的多样性,原因就在于此:他的方法随着材料而发生改变。

(摘编人:王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