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保罗•布卢姆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
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黑猩猩、心理变态者和常春藤教授们的道德,探索了我们对性、政治、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令人困扰的道德感觉。
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还指出理性与道德判断的紧密关系,理性和思索能让我们作出道德决定,比如奴隶制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同情和我们人类独有的理性思考能力,超越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原始道德情感,超越婴儿的局限。
书评:
善恶之争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从婴儿的善恶起源来探讨道德的冲突、局限、转化、超越与升华,是一个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的新角度。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道德,也许更能够抓住人性的本质。(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婴儿拥有丰富的认知和道德生活,这是21世纪心理学领域最有趣的发现之一。对婴儿认知与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类的本性?保罗•布卢姆用他标志性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敏锐和优雅,通过本书为我们作出了解答。(史蒂芬•平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保罗•布卢姆向我们展现出,一位一流科学家如何把矛盾的发现、广泛的研究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为人类的本质勾勒出了一幅细致入微、令人惊奇的肖像,描绘了它的美好、恐怖和奇妙。(乔纳森•海特,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
我们之所以被保罗•布卢姆吸引而来,是因为他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一向出类拔萃;我们之所以手不释卷,是因为他讲述这些研究的方式充满智慧而又让人轻松惬意。(吉姆•霍尔特,美国著名哲学家)
《善恶之源》是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现今人们往往认为道德虚妄不实,我们的进化本能只有自私自利;我们还常被人告知,人类社会建造在非理性的冲动之上,理性思考和选择都无足轻重。但保罗•布卢姆作为一位首屈一指的实验心理学家和出色的哲学爱好者,以极有说服力的方式抨击了上述两大谬误。(玛萨•诺斯鲍姆,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与哲学教授)
本书条理清晰而又充满意趣……如果你想比现在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你的孩子,还有住在隔壁的那位心理变态者,那么就请阅读此书。(萨姆•哈里斯,认知神经科学家)
《善恶之源》是对人类是非感的一次极为有趣的、原创性的探索。布卢姆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和婴儿玩游戏的方式来窥探道德的奥妙。在这本俏皮而优雅的著作中,他写下了婴儿的反应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益。读完这本书后,你就再也不会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婴儿了。(卡尔•齐默,美国著名科普作家)
摘录:
我们天生就对陌生人态度冷漠,甚至怀有敌意;我们见解偏狭,而且无法容忍与自己持不同意见之人;我们还有某些本能的情绪反应(其中最值得留意的就是厌恶感);可能让我们犯下及其可怕的恶行,比如种族大屠杀。
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共情和同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居然能够在如此年幼的生命身上就能发现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踪迹,已经足够令人惊叹。
在婴儿自己有能力做好事和坏事之前,他们就已经有能力分辨他人的善行和恶行。由此看来,“道德感”一开始似乎是对外的;在儿童心理发展大道某个阶段之后,道德感才开始转向自身。从那以后,儿童开始讲自己视为道德主体,并通过内疚、羞愧和骄傲等道德情绪,展现自己的道德认知。
我们天生就拥有某种崇尚公平的本能,我们是天生的平均主义者。正如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所说:“罗宾汉是对的,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均贫富。”
这类反应让我想起一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犹太民间传说:有一个特别善妒的人遇到一位天使,天使告诉他,他可以得到任何他想得到的食物,但是他的邻居得到的将会是他的两倍。善妒者想了一会儿,然后请求天使戳瞎他一只眼睛。
人们往往更在意惩罚措施应该给受罚者带去伤害,而不是惩罚措施应当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成年人的理性思考会影响他们的道德判断。
有些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全世界,有些人对于我们来说则轻如鸿毛。正如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更生所写:“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随即把门扉紧闭。”
婴儿更喜欢自己熟悉的食物,这是一种适应性偏好,所以他们会更喜欢那些看起来和熟人相似的人。
儿童至少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种族偏好。
群体差异性并非凭空虚构,而是确实存在;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拥有与人结盟的本性。我们更喜欢自己所属的群体。但是这种本性造成我们是那样的把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而和相对的那个团体产生对抗。
一般来说,我们不能降级依靠善心和意志力就成为更好的人,正如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希望和努力就成功减肥或者戒烟一样。但我们都是智慧生物,我们可以运用智慧来梳理信息,同时限制我们的选择,让“更好的那个我”战胜自己深恶痛觉的直觉和私欲;我们正是以此来克服自己偏爱所属群体的自然倾向。
共情让人更有可能关心他人,作出同情和利他行为。而厌恶的作用和共情恰好相反。它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而且拥有煽起仇恨和去人性化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这类性行为会令人反感呢?罗津和他的同事认为,虽然厌恶感进化出来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厌恶感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保护身体扩展为保护灵魂。我们现在自视纯洁高贵,如果有任何东西威胁到自我形象,提醒我们自己不过是动物,我们都会对其产生本能的厌恶。
我们现在的世界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在当前的道德基础上更进一步,跳出自身的局限,发展处更具普适性的道德原则。这样的道德原则必须反映我们作为人类的理性和思考,而且也应为全体人类处于自身意愿而共同遵循。这才称得上“智慧”。
海特认为,人类拥有6种彼此独立的道德基础——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圣洁/堕落、以及自由/压迫。
我们把陌生人纳入道德领域,就如同我们认识到0是一个数字一样,足以被视为人类的一项伟大成就。
很多看似无私的利他行为其实都出于自利之心。
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婴儿的局限。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
此——道德不但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摘编人:彭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