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美最受欢迎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
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书评: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读出一本文学书的深刻不容易,读出趣味更难,这本书教你读出字里行间的生动有趣
美国密歇根大学广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
美国常春藤大学指定读物 位居美国亚马逊畅销榜超过8
——编辑手记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谈的东西其实非常简单.经过这种训练,你的阅读范围也够广之后,你才会看出某些作家在用前人用过的方法时,如何的别出心裁,或者他用一些典故,用一些传统的、有原型有模式的象征时,又是怎样把它对照出新的丰富的意思。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每个想拿A的同学都应该把本书奉为圣经。读了本书后,我每次都能拿到A+的高分。
——美国网站读者CODY KITTLE
如同一堂堂深入浅出而不失幽默风趣的语文课,教会我们怎样识别文学作品里的彩蛋
——“豆瓣读书”读者桨声灯影
摘录:
辨认文学模式部分靠天赋,但主要靠练习:如果你看书够多,思考够深入,就能在反复出现的情景中渐渐归纳出模式和原型。这同在小点中辨认图画一样,你得学习如何看。不仅是看,还要知道看哪里,怎么看。 正如加拿大伟大的评论家斯洛普•弗莱所说,文学作品是从别的文学作品中生长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它与别的作品相似,也不应感到惊讶。读作品时,记住这一点可能有好处:世间根本没有完全原创的文学作品。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可以在书中寻觅故交,同时自问:“哎,我在哪儿见过她来着?”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怎么?你听说过这说法?对,史努比说过。查尔斯•舒尔茨之所以让史努比这样写,是因为这是陈词滥调,自古有之,早在你最喜欢的比格犬打算当作家之前很久就是这样。我们知道一个例子:维多利亚时代知名的通俗小说作家爱德华•鲍尔-李顿确实就这样写过:“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实际上他就用这句话做了一部小说的开头,那小说写得也不怎么样。现在关于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该知道的你都挺清楚了。只有一点例外。
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写?
你也纳闷,对吧?为什么作家想让大风呼呼刮,大雨哗哗下,让庄园、茅舍或疲惫的旅人遭受风吹雨打呢?
你可以说,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背景,而天气是背景的组成部分。顺便说一句,这话没错,但不是全部,原因还有很多。我是这么想的:天气绝不只是天气。雨绝不只是雨。同样,雪不只是雪,太阳不只是太阳,温暖不只是温暖,寒冷也不只是寒冷,很可能雨夹雪也不只是雨夹雪,虽然我读到的雨夹雪太罕见,不足以作出概括。
比如雾,几乎总是预示着某种混乱。狄更斯在《荒凉山庄》(1853)中用瘴气来描绘大法官法庭,它相当于美国的遗嘱认定法庭,负责处理财产,解决遗产纠纷。小说中的瘴气既是现实的雾气,也是象征的雾气,象征当时英国司法体制的颟顸、邪恶和无能。亨利•格林在《结伴出游》(1939)中用一阵浓雾给伦敦造成交通阻塞,将年轻富有的游客困在旅馆出不了门。在这两个例子中,雾既是环境,也是心境,同时也象征道德的堕落和混乱。我读过的所有书中,作者几乎都在借雾来描写人物看不清楚状况,事态不明,前途未卜。
那雪呢?雪与雨一样意蕴丰富,但含义却截然不同。雪冰冷、僵硬、严厉,却又像厚厚的毛毯一样温暖,拒人千里却又诱人靠近,既戏谑滑稽又令人窒息,刚落下时一片洁净,过一段时间又肮脏污浊。雪,你怎样用都行。在《佩德尔森家的孩子》(1968)中,威廉•H•加斯让死亡随狂风暴雪接踵而至。华莱士•史蒂文斯在他的诗《雪人》(1923)中,用雪来指代不近人情的抽象思想,尤其是关于虚无的念头,如他在诗中所说的:“不在那里的一切,以及在那里的空无。”这意象可真够冷的。在《死者》中,乔伊斯用一场大雪让他的主人公加布里埃尔顿悟:他自视高人一等,但那晚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将他的自负一点一点击垮,最后他望着窗外的雪,一场“爱尔兰普降”的大雪,恍然领悟到,雪正如死亡一样,不偏不倚,在故事结尾优美的意象中,它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社会上流传着一种恶毒的谣言,说文学教授们思想龌龊。这当然不是真的,我们并不比普通大众的思想更龌龊,虽然这样说也不能令人安慰。好吧,我可以向你保证,文学教授并非生性好色,只是他们能够看出作者的性意图,而作者们倒有可能是好色之徒。然而这些下流念头都是怎么钻进文学世界的呢?
怪就怪弗洛伊德吧,他才是始作俑者。
(摘编人:李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