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随遇而安

作者:叶萱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835更新时间:2018-11-28

内容简介:

所有人都在劝你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但一个人只有有了随遇而安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内心强大。

随遇而安是一种心境: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心若静了,处处都是风景。

随遇而安是一种态度:

听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随”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随遇而安更是一种能力:

人生或有悲喜,脚下路有长短,

恰是那些坎坷与磨砺让我们蜕变与成长,

懂得了与其执念,不如舍得,如此随心豁达地过人生。

最后,所有的苦难自有幸福的回甘。

用随和淡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不慌不忙地坚强,安安静静地盛大,终有一天,你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书评:

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

——林语堂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

——周国平

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林清玄

摘录:

是的,随遇而安,这个词在《成语词典》上的解释为“能安于所处的环境”,许多时候,也代表一种主观能动性——我们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承担的部分,也可以由自己来改造。换言之,上辈子我们没有机会拯救银 河系,但这辈子,我们还有机会“救”自己。

所以,哪怕我并不喜欢“一切”这样绝对的修饰词,但还是忍不住对你说出这句话:让一切随遇而安——美好的嘱托不嫌多,就像年轻时,走过的路、遭遇的磨砺、看过的风景,都不嫌多一样。

如果从这一页开始,我们能有幸一起走到最后一页,或许你会发现,这里面的许多文章,关乎感念往昔的回忆、鼓足勇气的自省、偏于理性的追问,甚至不乏有问无答的自学成才——我不是人生导师,没有资格指点你 如何生活,但我可以和你一起,在渐进的回忆与思考中追索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所以,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那颗心吧!

随遇而安,就是漫漫前路中,我们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所以,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事,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

没错,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有些人,一旦退休,政治生命或职业生涯迅速终结,60岁,突然经历人走茶凉的哀伤,倘若没有一两样可以用来丰沛自己生命的事为伴,那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女、孙辈身上,在“空巢”的寂寞中望眼欲穿、形单影只。还有一些人,即便退休,学术生命或艺术生命也还在继续——有想做的事情,有太多尚未来得及做的事情,

60岁,不再应酬俗务,果然好日子是刚开始!如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唯学术相伴。她87岁开始整理钱钟书先生的手稿,对比各类密密麻麻的小注甚至是残缺书页,终于在92岁那年付梓完成;同年出版长篇散文《我们仨》;96岁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出版《洗澡》续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看见当日报纸说杨绛先生度过了自己的105岁(虚岁)生日,仍旧思路清晰、精神矍铄、不辍研读。

当看尽岁月的风霜与人世百态,始终以宁静的心对待浮华世事,在扰攘世界中思考、写作,因学术追求而鼓舞物理生命,又以物理生命继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这样的生命,对社会而言,每一天都迸发着巨大的价值;对个人而言,这种因“有所寄托”而变得更加丰满的人生,比所有的保健品、长寿丹药,都有效太多。所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和告诫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摘录人:石永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