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黎明之前:基因技术颠覆人类进化史》作者通过基因图谱从遗传学、生物学、历史及社会科学等视角,追述人类在史前五万年中的演化,其中关于语言、基因和种族进化的阐述,突破了传统专业叙述方法,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思考,阐述人类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内在根源。内容横跨多学科,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社科人文科普书。
书评:
《黎明之前》是我见到的第一本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人类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佳作。
——吴军博士,《浪潮之巅》《文明之光》作者
在我所读过的关于人类遥远历史的书籍中,本书确实出类拔萃
——E•O•威尔森,生物社会学之父,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普利策奖得主
本书精彩综述了DNA族谱的改变,是如何使我们了解人类怎样从狩猎采集者进化成今日发达社会的一员
——詹姆斯•D•沃森,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之一
我一直兴奋地向我的朋友推荐此书……韦德……对科学的政治性、正确性的批评既有力又有新意。
——理查德•科恩,《华盛顿邮报》
尼古拉斯•韦德提出了一个完美、无畏、负责和具有吸引力的解释……必将成为这个领域中常年不倒的意见
——莱昂内尔•泰格,罗格斯大学的查尔斯•达尔文人类学教授
韦德对最近的研究做出了精彩的总结。
——《新科学家》杂志
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美国著名书评杂志《科克斯书评》
人类总是不自觉的好奇“我从哪里来?”、“我们怎么进化的?”、“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存的?”等等追本溯源的问题。如果你想从科学的角度来深掘一下答案,那《黎明之前:基因技术颠覆人类进化史》这本书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可读性较强的社科人文科普书。它突破了传统专业叙述的方法,带你跨越学科领域的思考,通过基因图谱从遗传学,生物学,历史遗迹社会科学等视角,来追述 人类在史前五万年终的演化。你会发现一些类似“中国人都是源于非洲的现代智人的后代,与曾经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种猿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何时离开非洲的?”、“为什么中国的气候比欧洲温暖,但是中国人却长了一副防寒的脸?”等有趣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整本书作者沿着人类起源到文明的发展进程为脉络,系统化的讲解了人类蜕变,语言的形成,人类的移居以及战争,社会性的形成以及种族的出现等历史长河上的事。如果你对人类的生命科学感兴趣,这是一本从很有趣的角度出发的,提问,回答,以及启发读者思考的不错的参考。
——亚马逊编辑黄太阳
摘录:
史前的人类史比如杭州的良渚文化,只留下几个可疑的无法释读的符号,光靠读书的历史学家根本无所施其技,所以现在的通史,都少不了考古学家写的第一卷。当然,第二卷后考古学家也能发言,比如秦始皇兵马俑等等,但也就是插插嘴了。原先以为历史学由这两批专家说了算,读了《黎明之前》,才发现情形大大不对:生物学家太有资格来此发言,且在某些领域将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一举清场。君若不信,请看人类何时开始制衣的研究:
人最早穿的衣服应该是动物的皮毛。吃完动物的肉和内脏后,皮毛仍能自然利用。但今天怎么能知道人类何时穿衣服呢?很难。因为衣料以及缝衣的骨针很易朽腐,不太可能保持到今日。
1999年秋,美国马克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马克•斯托金研究员,接到了儿子从德国莱比锡的学校带回来的一张便条,说是学校中某一同学得了头虱,希望大家防范。
此时,这位遗传学家注意到,虱子离开人体温暖的环境24小时就不能存活。他想,如果真是这样,那虱子一定是随着人类迁移到世界各地的。虱子最早应该依附在人类的体毛上。当体毛逐渐退尽,虱子则盘踞在人类的头发那个孤岛中。当人们开始穿衣,头虱马上收复失地,演变为可以生活在衣服中的体虱。如果这个推断属实,那么,只要找出从头虱到体虱的dna变异时间,就能确定衣服的发明时间。他收集了12个国家的虱子标本,分析遗传体中那一小段基因的变异。结果出来了:头虱与体虱分离的时间大约在7.2万年前,误差几千年。
遗传学家通过基因组中的两个部分来研究人类进化史:一是y染色体,男性特有;二是线粒体dna,女性特有。而且,只有这两个不受基因重组的影响。据研究,今天所有的y染色体都来源于同一个单一的y染色体,线粒体dna也是如此。这不能不使人得出结论:世界上所有的人来自同一对祖先。但是,y染色体中会产生突变,突变的速率相当稳定,所以,可以用来估算时间。同时,根据地球上不同人的突变,可以估算人类迁徙的路线。目前的结论是:人类全部来源于非洲。在约4.4万年前,人类开始走出非洲。当然这个年代可以上下两三万年,在3.9万年前到8.9万年前。
根据基因可以作出很多极有趣的结论。比如说,人类语言的起源时间。
1998年,英国的一群遗传学家针对一个有语言缺陷的家族中的15位人员进行研究,最后将焦点从26.7万个dna单元,集中到了foxp2基因的一个变异上,认为该变异与人类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德国的科学家于是分析了老鼠、大猩猩和各大洲人类的foxp2基因序列,发现该基因变化非常缓慢,只是人与黑猩猩分支后,它的演化突然加剧,时间在近20万年前。人类语言应该就起源于该基因突然变异的瞬间。运用类似的方法,遗传学家们还研究了许许多多的起始时间,比如:单粒麦,1.05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绵羊、山羊,约1万年到9500年前被驯化。
今天的许多人相信,哪怕是现代化的社会,男人与女人们的行为模式仍有明显的不同,如女人喜爱逛街、购物,男人外出则更有目的性。一种解释是上古时期的男女分工所致。
除了性别,种族间也确实存在差异;体育记录是其中比较无争议的例子:短跑的最佳成绩保持者中,95%来自西非或祖先在西非的非洲裔美国人;长跑则肯尼亚人遥遥领先;中国人玩兵乓球;欧洲人则弄举重。这些或许都是基因决定论的例子。但是,遗传学家们也指出,基因变异与漂变,还有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在晚近的年代仍然出现更多的变化,不能将所有变化的原因都归根于几万年、几十万年前。
尽管达尔文早在1871年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对人类的进化史作了极具洞察力的研究,但真到1953年,dna才被公认为携带遗传信息。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解码工作才得以完成。所以,人类基因研究的帷幕才拉开不久,它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说是百分百的定论,让人惊喜的日子还在后面。
昨天晚上,一个来自美国的研究药学的化学博士,向我描绘了一幅未来的基因医疗图景:当一个新人一降生,只需小小的一点标本,计算机就能绘出他(她)的整个基因图谱,预言在何时会得何种疾病,何种药物对其最为有效。病人患病时,只要在家里打开计算机,医生就能当面问诊,并根据基因图谱完成诊断。药方当即传给制药厂,或直接用3d打印机打印。快递员就将药品直送家中。而且可能根本就不用医生了,计算机就能自动完成诊断。
用基因技术研究历史,只是科学家的牛刀小试。不过,站在我们的角度,这种小试确已使人脑洞大开。
(摘编人: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