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775年瓦特改造蒸汽机,第二次始于19世纪末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而改变世界发展进程、助力全人类发展目标、席卷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海啸一般席卷而来了!
这一次工业革命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无论是移动网络和传感器,还是纳米技术、大脑研究、3D打印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甚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辅助效用均是此次工业革命涉足的领域,而这样的组合势必产生强大的联动力量。此外,此次工业革命不再是某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革新,它是整个系统的创新。这场革命将对经济、商业、政府、包括个人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否会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将以何种方式革新现代商业模式?政府又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担任怎样的角色,如何激励公共与私营部门就技术革命问题开展相关合作?中国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崛起?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书评: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国的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但像过去的工业革命一样,在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丰富的同时,这次革命也给个人以及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这本由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撰写的新著是每个关心自己、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人必须仔细阅读和深思的书
——林毅夫(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企业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掌握技术核心,正如施瓦布教授在书中指出的,如何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寻求创新,真正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
正如施瓦布教授在书中指出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各行各业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历史看,决定一家金融企业能否真正屹立不倒且基业长青的,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依托技术来变革思维、改进管理、创新模式,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以互联网承载的新技术融合为典型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从速度、深度和广度上深刻地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及政府、私营企业、民间机构、广大民众等各个主体。积极拥抱变革才能顺利赢得发展。施瓦布教授用他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洞察力描绘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机遇与挑战。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更庆幸施瓦布教授及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扇可以让我们看到希望和未来的思考之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李晓东
摘录:
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赋权于民并以人为本,而不是去人性化并造成社会分裂,这绝非是某一个利益相关群体或行业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也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任务。这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全球性,意味着它会对所有国家、经济体、行业和公众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跨越学术、社会、政治、国家和行业的界限,投入大量精力开展多方合作。这样的互动与合作,对于国际社会就第四次工业革命形成充满正能量和希望的统一认识必不可少,它能让所有个体、群体和地区都能参与当前的转型进程,并从中受益。
优秀的领导人能够了解并灵活运用情境判断智慧。情境判断是预测新趋势及整合零散信息的能力和意愿。这是无数代杰出领导者的共同特征,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这是适应及生存的先决条件。
要培养情境判断智慧,决策者们必须先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网的价值。唯有与外界高度互联并灵活运用跨越传统界限和边界的网络时,他们才能够应对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必须有能力、有意愿与那些利益相关者打交道。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应该努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兼收并蓄。
在当前这样变幻无常的世界里,信任已然成为最珍贵的品质之一。只有当决策者全身心融入一个集体,做决策时永远考虑大家的共同利益而非追求个人目标的时,才能获得并维持大家的信任。
最终,一切都归结于人、文化与价值观。我们需要努力使来自不同文化、国家和收入群体的所有公民都能了解 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及其对文明的冲击。
我们还能实现更伟大的目标。我坚信,如果我们能采取积极应对、负责任的态度推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就能引发一场新的文化复兴运动,使我们超越小我——这是一场真正全球性的文化运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让人类变得数字化,从而掩护我们生存意义的传统根源,包括工作、社区、家庭和身份认同。然而,我们依然能够并应该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将人类的道德意识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以共同的使命感为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所有人都义不容辞。
(摘编人:李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