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 纪事

作者:杨奎松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1072更新时间:2018-11-28

  

内容简介:
    成功改造的旧警察 | 身败名裂的团支书 | 提心吊胆的大夫 | 疗养院里的“反革命”
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 |  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 | “搞关系”的业务员 |  “特嫌”缠身的技师
本书关注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群体,他们很普通,人数很多,经历大多坎坷而复杂。杨奎松教授以八个出身、地域、职业、经历各不相同的“问题人物”为个案,重构他们的人生经历,从最贴近的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对普通人的影响。

小人物的历史,体现历史学家的良知与关

——南方都市报  

 

摘录:
代序
     而且,在我看来,研究历史,必以人为本。换言之,我从不认为,学问之道,求的是研究怎样学术,学识如何广博。我不相信,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有人做学问,是因为学问家必须要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我认为,学问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必定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益。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讲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一切研究都必须以达到人类的最高目标,即达到人类的改善为归宿。”

重归“人民”路
     长时间维系着这样一种心态,再加上其年岁的渐老,难免会使像廖学昌这样的人逐渐把某种思想上的被动,转变成为一种思想和行动的双重“自觉”。按照共产党阶级斗争的理论,廖显然已经真心相信“自己旧思想意识浓厚,满脑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骨子里都含有资产阶级毒素”,“非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不可。如果说过去他对自己的改造还做不到十分自觉,那么到1970年代中期,他已经认识到,过去单纯“为了摘帽”而积极“改造”,其实是不正确的,真正的“改造”应该不单纯是为了摘帽,而应更进一步,即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人”。

    “反动”的代价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公文旅行,1985年3月,县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了穆国轩案。决定:
     原判认定穆国轩1950年给XX公学写反动匿名信问题,证据不力,予以否定;原判认定该书写反动日记,在家中和卫校厕所墙上书写反动词句问题,系该在肃反运动中主动交待的。据此,原以反革命判处不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撤销我院1957年3月20日判定第四号刑事判决,予以纠正。

    沉重的档案
    问:“你为什么把我们的作家骂为屈从于权势,骂为‘狗’呢?”
     他答称:“我觉得他们光说过去怎么不好,在今天也应该不管好坏都写。高岗在未揭发前,谁也没有批评过他。我认为只有言论自由,科学才能发展。通过争论,才能最后取得正确的结论。光看到批评谁不对,看不到不对的那一面。不对的那一面也应该叫大家看见。我并没有骂作家为狗,我不过举那么个例子,那不能算骂。”

  (摘编人:韩海侠)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