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中东、印度、亚洲中部和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皇家狩猎一直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标榜贵族身份,皇家狩猎还可以起到外出巡查、促进皇室进步和确保皇室威严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组织良好的狩猎活动常被用于训练军队、展示军事实力和传达外交理念。皇室狩猎被理解成一种隐蔽的军事训练,而且还是军队组织和军事战术改革创新的来源。此外,狩猎场可以用于物种交换、军队储备,而且还是早期的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托马斯•爱尔森这部经典名作,将会一一解答有关欧亚大陆空间范围内古代王朝皇室狩猎的相关疑问,充满故事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书评: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作品。有关狩猎类型的特征、组织与实施方法,合格狩猎主管应有的素质,马、犬、鹰、隼等动物群体的驯养,贾雷德·雷蒙德式的生态地理学等等许多内容,书中都有阐述,但本书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作。作者有取舍,重点明确,标题的限定很有必要——欧亚皇家。其观察角度与众不同,是对欧亚大陆皇室的狩猎史作出了百科全书式的诠释和解读。换句话说,研究范围集中在皇室精英(事实上就是政治高层),意味着主要从政治角度去分析狩猎,而欧亚大陆在人类社会文化演化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通过作者的梳理,一方面还原了狩猎场的原初面貌,一方面呈现了狩猎场的多种用途。
摘录:
狩猎活动并不仅仅是社会地位的标识,也是衡量君主的一种主要途径,包括身体健康与政治军事权力。塔西佗关于核心区域内民众对君王期望的评述能很好说明这一点。在其中一则评述中,帕提亚人非常不信任沃罗尼斯一世,虽然他是本地人出身。原因在于,沃罗尼斯一世的行为方式不仅沿袭了罗马风格,而且他“很少在狩猎场上露面”。在另外一则评述中,塔西佗提到亚美尼亚人非常欢迎一位外国人——本都王子吉诺成为新的国家统治者,原因是吉诺“非常喜爱狩猎”。
与王权相关的体能标准以及认为君王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的观念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时期,那时的法老被认为拥有不同一般的运动能力;此外,在苏美尔王朝统治时期,君王也被认为具有像猎手一样的极快速度与精湛技巧。一千年之后,统治者依旧照例被描绘为专业而杰出的猎手。在突厥斯坦的乌兹别克汗阿卜杜拉二世以及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纳速剌丁在位期间,同时代的人们都赞扬了他们无可比拟的狩猎技术。与统治国力鼎盛时期的庞大的蒙古帝国的蒙哥可汗一样,阿卜杜拉二世和纳速剌丁都被认为是“天生的”猎手。
可以预料的是,意大利成了欧洲对狞猎用猫科动物的新兴兴趣的中心。公元14世纪末,吉瓦尼诺德格拉西在素描中描绘了一只被锁住的猎豹,其身上有实心的斑点,身处于一大片狞猎活动的场景中。在进口猎豹的陪伴下,15世纪早期的法国国王开始从事这项运动。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的君主一样,法国国王在外出狞猎时会在马鞍后的鞍褥上锁着一只猎豹。当狞猎活动开始后,猎豹便被放出。在猎豹扑倒猎物后,人们会迅速用鲜血与生肉作为奖励,以此来诱使猎豹返回鞍褥休息。
威胁:对正统性的追寻并非仅限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始终具有地方性和纯世俗的维度;譬如,是谁负责在春天将门口街上的坑洼修复好,或者更加切合我们的主题,是谁将给村庄带来麻烦的老虎除掉?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实际政治,涉及纳税人所得到的服务。为了最有效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威胁本身既包括真实的也包括想象的入手,关注动物对传统社会所造成的威胁。反过来,这将引领我们去探讨大众对自然与皇家狞猎活动的态度问题。
(摘编人: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