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之美

作者:苏泓月 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1952更新时间:2018-11-27

内容简介:

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昔日,伏羲制琴瑟,女娲造笙簧,上古传说与华夏先民繁殖息息相关;伯牙遇子期,嵇康会阮咸,是文人高士的精神陶养之所在;四面楚歌声,边塞杨柳怨,满怀壮士征人慷慨苍凉的家国悲秋;相如凤求凰,张生与莺莺,则演绎着一出出萦绕不绝的楼台幽情……钟鼓高悬,千秋万象,琴弦一拨,天地阔远,翻阅本书,重温绵延三千多年的华夏文明,领略余韵悠长的中国古乐之美。

2016央视“读书”重点推荐     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书评:

书中描述的那些古代乐器如魔影般出现在我脑海里,它们的命运栩栩如生,穿越数千年的空间,带着古战场或宫廷雅士或街巷平民的气息奏出声音。

——刘索拉(艺术家)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五音缺仨,古乐于我更像天外的一条银河。我热爱古器物和古美术,高古玉、老窑瓷,日用日拥,无故不去身,古人的精妙世界恍然间就在身边。苏泓月《古乐之美》的美文、美图丰富我对古人世界的认知,让我五音从缺仨到缺俩。手工点赞,强烈推荐。

——冯唐(作家)

本书通过文物与文史的回响,远古的音律近在咫尺,眼见为实。以丰富而有趣的图像和史料还原中国音乐史,《古乐之美》是考古、文采与质感兼有的一本好书。

——徐累(艺术家)

多数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经常被诟病为“不食人间烟火”,本书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文史方面的特长,在保证学术严谨的前提下,突出了文字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刘勇(音乐学者)

这是一段深远又何其孤独的旅行,泓月在残缺的历史和文学中,为依然存在却不复旧观的乐器立传,为已然消失不复重来的乐器书写生死轮回。

——朱哲琴(音乐人)

    

摘录:

人之始,自觉渺小,希望感通天地,引召万灵,遥想远古之音,旷远若山川泽沼。于是祭日月星辰、江山社稷,祭天地、先祖、神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青铜器时代开始,由祭政合一的国家统治形式,产生了以礼乐重器应和宗法制度、区别身份等级的华夏礼乐文明。

石在人手中,无声变有声,无形变有形,无序变有序,无法变有法,由虚幻混沌的卓尔不群变成宗祀纲常的列位分明,石便脱胎为磬。文人案头与园中有石,为清供雅玩,崇尚自由微妙之生趣。宗庙殿阁中列阵击磬,为礼乐教化,颂扬神授法度之道政。

土音是大地之声,人类的原初情感充满蒙稚之趣,来自宽厚温暖的泥土,人们以平和的气息吹响古老的埙,浑沉质朴的音声,仿佛一切任由天意。能通天通地的巫师哗啦啦摇着陶响器,人们逢着欢庆丰收,拍着水瓮、打着酒缸引吭高歌时,鲜活的理想之花便绽开在洪荒大地上。

天子宴诸侯,展示雄伟霸业,起奏军鼓,使四方顺服。都城军营中,五更鼓鸣,一夜三鼛,为守夜防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出月落,鼓声从宫城传至辽阔大地,摇晃了迢迢星河,也摇晃了文人的心。

诗人以文字为琴瑟赋兴,加深了玄妙色彩,琴家以丝弦为笔,摹写自然之音,如诗人观水,水波或散漫或奇崛,澹荡中有波谲,是心的关照。有心人如柳宗元,夜半听见渔翁浆橹声,似荡出神趣,“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云天深处,有木葳蕤,叩其声,既清又明,有净洁之风。

木音,合止柷敔,为皇室礼乐重器,见证一朝又一朝的荣枯;画堂檀板,为风雅歌伴;林间木叶,吹开半崖山花;寒寺木鱼,敲启净念慧智。

女娲与伏羲,兄妹合婚,交媾繁衍人类。先有女娲以大地之灵制笙簧,后有太子晋吹笙得以升仙,它们既有入道仙意,又象征阴阳婚媾。诗人说起春情,便借之赋兴,唐宋的粉墙画楼中,吹落幽梦无数。

冬至,大地阳气上涌,竹管内的葭灰飞冲而出,由此,定下“黄钟”基调。古人以竹管接候地气,造出䈁、篪、箫、笛、尺八等各类竹音。数个小孔,排列起来端正威仪,一孔洞开乾坤,一音包容天地,说相思,道别离,国家悲愁,虚空法门,竹音里,包含了人世间的一切。

至于古乐器,数前年流转,一件件,余温不同,气韵有别,似一个个不一样的人。在我们不知长短的一生中,不知会结识多少朋友,有的近,有的远,但你总会记得他们的别样气息。因此,诸多种类,我只选了仿佛是我的朋友的那一些,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临岸观水,微波静美。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