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作者:王立铭文章来源:图书馆点击数:2356更新时间:2018-11-27

内容简介: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为什么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导火索?本书是根据作者在媒体上的连载重新编辑创作而成。它以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展示了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药物创新,揭示了我们日常饮食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介绍了我们常见的一些药物如减肥药、他汀类降脂药、胰岛素等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一段科学史娓娓道出,引人入胜,对于公众了解代谢方面的科学知识很有帮助。

2016中国好书入围,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书评:

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不多,把科学写得有趣的作家更少,而能够用故事展现科学探索之魅力的中国科学家相信是凤毛麟角。生物学家王立铭却做的很好,这本书就是一个例子。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在生物学意义上,我终于可以欣然接受自己是个吃货的事实,并且以后每次大快朵颐时,一定会想起这本趣味盎然的科学读物。像我一样的吃货其实足以改变历史,但那一定是在科学家的智慧照耀下!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我们都是吃货,面对今天琳琅满目而十面埋伏的餐桌,兴奋而惶恐。很欣慰年轻的前沿科学家王立铭贡献了一个有趣的读本,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对食物与健康知其然和所以然。

——陈宗周,《环球科学》主编、《电脑报》创始人

一年多前,在杭州的果壳菠萝奖颁奖会上,作者给我们解释过小果蝇是如何找吃的。现在,作者更一步,用一本书解释了当吃货的基因撞上现代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脂肪和糖的秘密就在作者这样的科学家手中。

——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

科学肯定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立铭这本科学史书,讲普及嘛文笔略干涩,要是论科学,满满都是干货。

——马伯庸,作家

其实从科学家向科学媒体人转身挺有意义,现在的自媒体做科学普及需要这样有专业研究的科学家投身其中。这其实是科学向社会释放价值,也可以理解为科学在传播中创造价值。

——纪中展,知识分子CEO

摘录:

我们不得不开始艰难地改变自己形成于饥饿年代的顽固生活习惯,强迫自己少吃主食、少吃油腻、减少糖盐摄入、控制饮食总量、增加运动。这一切显然并不容易。

说到底,我们这历经亿万年进化而来的皮囊,本来是为食物匮乏、充满天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准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带着亿万年进化的印记、骄傲地走进现代社会的人类个体都是“吃货”。我们的身体天然喜欢“多吃”,厌恶“多动”,它总是尽可能地为未知和危险的环境存储应急能量。

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看起来单调无趣的白色脂肪组织,有着复杂精密的生理功能。通过分泌包括瘦素在内的众多因子,脂肪组织能够与身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互作用,影响机体包括代谢、行为、免疫反应在内的方方面面。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计全球范围内的肥胖症版图也会持续快速扩张。因此,即便抛开对身体样貌和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肥胖也确凿无疑地是一种疾病,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公共卫生系统严肃对待。

肥胖诚然可以通过个人行为来调节部分预防和逆转,但是这种疾病有着超越个人意志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需要更全面、科学、深入的医学介入。

治疗严重肥胖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减肥手术。

沿着历史演进的逻辑,我可以乐观地想象,未来会有更多的药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食欲,控制体重,带着亿万年进化赐给我们的好胃口,更快乐地生活。

从两只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胖的小老鼠到瘦素分子的发现,从麻黄汤到减肥药氯卡色林,从存储能量的白色脂肪到燃烧能量的棕色脂肪……从这些故事里,我相信你们能看到科学发展步步前行的坚实足迹。我相信,关于我们身体里的脂肪,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发掘和探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血脂及其可能导致的诸如动脉硬化、心脏病、脑卒中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将会宿命般长期而深刻地影响每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萦绕在每一个能够吃饱肚子的人心头的阴霾终于开始渐渐消散。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这些本来听起来异常可怕的名词,尽管仍将陪伴人类很多年,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宣布,它们的尖牙利爪已经被人类智慧所降服。

来自日本制药公司第一三共的工程师远藤章,与来自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的两位帅哥科学家,亲自为我们接生下了他汀类药物。他们的智慧和坚持,已经铭刻在人类孜孜以求改善自身的历史上,直到人类灭亡,都永远不会被磨灭。

越来越多的药物开发者开始关注那些规模远不如高血脂市场、却仍然存在旺盛需求的疾病领域。工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愈加频繁,企图在疾病的基础研究领域首先取得突破,为药物开发打好基础。

事实上,在典型的小分子药物开发流程中,平均250个进入动物实验的小分子化合物,只有1个会顺利通过临床试验的检验进入市场。

单克隆抗体药物正是利用了抗体分子精确识别和对抗的能力。它其实就是一种人工筛选和制造的抗体分子。这种人工抗体分子进入人体之后,同样可以精确而高效地识别和攻击一种目标蛋白,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功能。

通过注射器进入血管的胰岛素显然是没有能力精确地追踪和响应血糖水平变化的。……尽管人类彻底战胜糖尿病的壮举还需要我们的耐心,但是更好的胰岛素,将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等待着我们。

尽管有着上百年不懈地研究,有着种类繁多的药物选择,我们还不得不承认,糖尿病仍然是一种可以控制和管理,但却无法治愈的慢性顽疾。尽管有药物的帮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仍然需要接受严格控制,而慢性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至今仍然是我们难以攻克的堡垒。

我们因此也有理由相信,这些努力最终能解答关于我们身体的层层追问,让我们有可能用理性的光照亮黑暗中的病魔,将它们赶出我们赖以栖身的家园。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