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微书评
我是先接触了《使女的故事》这本剧,再看这本书的。剧中单调的几个能区分出阶级的基本色,时不时的俯拍场景叙述着此时代的悲哀。而接触书本,文字给人以想象,联想,沉重的令我喘不过气来。
《使女的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年代,由于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使得生育率逐渐降低,而人们渐渐被一个由新教主义控制的集权国家。他们不在让妇女工作,不让妇女拥有自己的财产,只让妇女实行她们的义务----生育。而使女便是一些有着健康子宫和生育能力的人,她们被分配到所谓的指挥官,领导人的家里,成为传宗接待的工具,用书上的原话所说,她们就是“长了两条腿的子宫。”
本书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她是看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后深有体会然后创造出这个世界。我看过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极具讽刺意味,含沙射影了当时的政权。
“《使女的故事》中我使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这是作者的原话。我不禁思考,联想,未来是否也会发生这些,被奴役,被压迫,或者试图逃脱却被施以暴行以示惩戒?联系现在社会中所发生的一切,有关女性的产假问题,被侵害猥亵后不敢言说,被认为生育是义务,个别还留有的性别歧视问题。古时的社会就认定女子该“三从四德”,到如今这个观点终有所被改变,女性天生本就弱小于男子,谁又能保证未来这些观点不会被复原?不会再兴起?
“女性不是人类命运中的次等参与者,每个社会一直以来都明白这一点。”阿特伍德在序言中如此写到。
环境学院 17环境工程1 谭嘉怡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微书评
这是本什么书呢?关于生活的真实记录,温暖为主。看第一遍时,真心被温暖了,被their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暖到了。回想高中生活,怎么就没遇到像F君一样的男生?!不,其实我们遇到过,只是我们忽略了那些点点滴滴的小确幸。
而最终让我爱上这本书的是乔一的生活态度。乔一如大多数女孩一般在人生中都会有些自卑、不自信,但谁还不是需要个成长过程呢。做个努力变优秀的人,学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小悲伤。当我们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发现自己生活的甚是美好。是的,就像当初的微博小透明乔一一样,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
当我们不会幸福活着时,请向幸福的人看齐!
教育科学学院 17小教1 潘寒
《影响力》微书评
对一个人的了解,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对一本书的了解,始于封面,陷于内涵。初入大学的我也曾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能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别人,能帮助别人看到自己的梦想和蓝图。但知己知彼,方能运筹帷幄。《影响力》从7个角度,运用了哈佛经典案例式的分析方法,唤醒了我的生活经历,让我二次理解了曾经发生在身边的种种现象。这是对我的一次启发,它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抱着理解的眼光在去看这个世界,让我把这么多年来堆积在脑海中所谓的“知识”变成了我的认知,让我在大学这个开放的阶段,推动了我的世界观的建立。其次,我也有写作的习惯,作者写作的逻辑意图是帮助人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最平凡的事件背后支撑它自动运行的原理是什么,并且根据实际案例让人更容易联系自身,联系生活,使知识在现实和书本间产生了对接。如此一来,我们行为的底层逻辑,认知这一关就打通了,通过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加以输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自我更新迭代的基础上,思想可以启发思想,用自己的一个点,影响身边的更多的人来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组成一个相互反馈,有价值的集体,而这就是影响力!
经济学院 16经济学2 龚凯丽
《跃迁》书评
《跃迁》这本书隐藏了很大的力量促使我的认知不断提升,能以实在的逻辑思维深层地引导我自发思考。
每次翻阅这本书总会使我受益匪浅。其实当中提及到的“二八法则”、“头部效应”等理论是很早就通过一些经济学者提出来了,只是信息时代更新速度之快,被许多人给忽略了,而古典老师重拾这些时代精华,用以自己信息时代的见解阐述这些原理。
在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焦虑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你不进步,就会被淘汰;你沉溺于随波逐流的环境之中,你就将会溺水身亡。有句话说得不赖:即使你不成长,时代也会倒逼你成长。
我身边的朋友也在读着这本书,我们相互交流着各自的看法,能够共同赞同的观点是:打破固定思维,提高思维的深度和高度,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成长的过程,因为只有专注于过程的进步才可以持续。
每当对自己所做的努力产生怀疑并感到迷惑时,拾起《跃迁》才知道自己是陷入了思维局限当中。我渴望我去寻求自己变得更好,所以《跃迁》于我而言是一本启蒙书,能给我带来许多启发性思考:认清自我定位,还需要达到怎样标准。我想这就是我第一个思维上的跃迁。
《跃迁》是一本让你接触到高认知层面的启蒙书。它的目标读者,是意识到自己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和处于重复做事低效率,但仍有一颗积极进取,并对自己认知不满愿意付出努力,寻求正确做事方法的人,值得去翻阅。
人文学院 17秘书 周开华
《赡养人类》微书评
这本书相较于《三体》而言更简短,但其中的内容却让人深思,回味无穷。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对宇宙的认识具体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导着我们在见识了浩瀚无垠的宇宙之后,又回到了人性的真实层面上。我们感叹于书中情节的天马行空之时,又能发现身边生活的缩影。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不仅仅能让你想象的翅膀在茫茫星际之间充满激情的翱翔,还能让你静下心来更深层次的思索人性。我感叹于这本书在妙笔生花之际也折射了人性光辉。通过这本书使我们明白,社会在进步,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也要发掘出人性的真善美。
土木学院 17土木1 鞠威
《皮囊》微书评
阿太口中“别再让肉体折腾他的魂灵”,或许我们年龄尚小,尚未能吃透这句话中的所有的苦辣辛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文字总是令人心惊的。皮囊再坚硬不催,也终有朽坏的时候,剩下的是什么?内心的脆弱和无助的灵魂?
这本书不厚,却写下了我们不曾经历但却实质发生过的百态人生,我感受到蔡崇达笔下各色温暖、安逸、痛苦、脆弱皮囊下被狠狠地撕下,感性地分陈血肉人生,鲜血淋淋。他的文字像是把我带进了那个泛着太阳细碎光影海面旁的闽赣小镇,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别人”,却在不觉间,入戏最深。压抑也好,无力也罢,《皮囊》像是一把尖锐的锥,表面平淡却又深深的刺进肥肠脑满中,让人感受到最尖锐、最直接的疼痛,皮肤里真实的撕裂感,让人无处遁寻。
“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皮囊》的意义正如封皮上的这句话,将人生的责任平淡却深刻的描绘。
外国语学院 17英语4 孙麒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