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爱是无私的吗?
爱是无条件的吗?
爱由美或善引发的吗?
爱是永恒的吗?
在这本独特的小书中,哲学家西蒙・梅重新审视了关于爱的永恒的追问,探究爱这种至高无上的情感的本质。
纵览两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史,梅向我们展示了关于爱的理想如何从其希伯来和希腊文化源头,经过基督教的洗礼,发展至最近两个世纪,“上帝是爱”变成“爱是上帝”。梅一一回顾了那些对爱敢于持不同见解的哲学家和作家们,一次又一次地纠正那些容易使人对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的错误见解,从而揭示出究竟什么是爱:爱绝对是有条件的,是对我们所认准了的人的自私自利的欲望,而正是这种欲望使爱具有强大的奉献精神。 ――封底介绍文字
哲学家、神学家和理性的历史学家一直都在谈论爱,但是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任何一部有关爱的历史的著作。而西蒙・梅则向我们述说了这一历史,以及这一历史之外的其他东西。 ――约翰・格雷
本书文笔流畅、语言风趣,具有人文情怀。在书中,梅所探讨的爱的观念上可溯及犹太教律法,下至浪漫主义,直至现今的“奇妙的悖论”,即性与婚姻的解放是倒退的,有时是和消极的爱的观念并存的。针对这些,梅提出了他的修正意见,而这一推理过程就是一次非常吸引人的历程。 ――温迪・斯坦纳
本书文字优美,对爱这一文化历史的叙述引人入胜,从《希伯来圣经》到除了爱我们崇拜一切的时代。西蒙・梅对于爱这一主题见解深刻、富有启发性。不管你认为上帝是爱还是爱是上帝,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欣喜地找到自己的影子。
―罗杰・斯克鲁顿
此书之美在于它的鲜活、真正地饱含能量。它不仅让你重拾对小说的信心,也重拾对周遭一切的信心。孤独的人总以为自己的存在不被人注意,自己的过往没有人记得。可是,生活总是充满机缘巧合,很多年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也许正在遥远的地方影响着不相识的人的生活。就像八十岁的利欧和十四岁的艾尔玛,两个都经历着孤独和失去的人,通过一本叫做《爱的历史》的书而相遇。八十岁的犹太老人利欧,每天都独自在公寓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京东读者评论
内容不浅显,但阅读起来也挺顺畅,估计翻译下了一些功夫。涉及的范畴较为全面,从犹太教到尼采。 ――亚马逊读者评论
这部书说是“轻哲学”书,读起来有点沉重。作者从爱的各种角度来论述,在宗教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后面则主要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论述。读了才知道翻译起来不容易,是很学术的书。
书有一点小瑕疵,就是没有索引,书眉中的原著题名也有错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是一本高质量的图书。
译后记也很棒,画龙点睛之笔。
值得高兴的是,该书获得文津图书奖,这是译者之前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豆瓣读者
摘录:
一位人文主义者可以在丧礼上发表蔑视宗教的言论,将丧礼变成一场无神论者的庆典,但是他不会拒绝从爱中“寻找慰藉”,因为爱比逝者长久,它让逝者的爱和被爱都成为永恒,从而使得生者对这些爱的记忆也得以永恒。
社会变得越发个体化,我们越发强烈地期待爱作为归属感和救赎的终极源泉,其价值不断提升。在西方偶像的荒原上,只有爱完好无损地存活了下来。
如果我们把无条件性和永恒性等这些上帝之爱的特性加诸人类之爱,那就误判了人类之爱这种最有条件、最有时间性、最现实的情感,逼迫他去承受他无法承受的期望。对人类之爱的神圣化,是人性在冲动中窃取上帝之力量的最后篇章,是试图超越人性的最漫长的努力,而且如同其他,它必将以失败收场,因为这些故事的寓意是只有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忽视人性的限制。
人类之间的爱在多数情况下既冷酷无情,又充满变数。人们试图借助爱逃离自我,投入能带来安全感和新奇感的他人怀抱,结果常常发现这不过是对爱的轻信。
爱既非为了他者的幸福而作出的无条件的承诺,也不能被简化为仅仅是获取认同、亲密关系、繁衍后代或满足性欲的本能冲动。
爱是一种对人或者物的迷恋,我们之所以迷恋某个人或某个对象,因为他/她/它激发了我们对坚不可摧的生命落地感的渴望。这种迷恋让我们踏上一段旅程,开始在我们自身与他/她/它者之间进行对安全关系的漫长探寻。
这些传统上被视为“爱”的感情能否持续,完全取决于所爱的对象是否有能力坚守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家园感的诺言。
爱本身蕴含了众多感情,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涵养这些感情,则很容易陷入不可调和的对立中。
顺从和占有是爱的基本特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找到与我们存在的起源之间的鲜活关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强烈的落地感。
一个人体验爱的过程,既是一种修复,也是一种发现;既是回归,也是前行。
一个人只有自己先有安全感,只有先爱自己,才可能爱他人。
爱的历史就是一部爱被诱惑扮演上帝的历史。
爱是一种神圣的征兆,它无须装扮成全能者,为人类在寻找生命意义、快乐和安全感时遭遇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今天这个世俗时代,我们对人类之爱的定型,不应建立在据说上帝爱人类的方式上,而是上帝要求人类爱他的方式上。
假若西方世界的爱有一份创始文本,那一定是《希伯来圣经》。
《希伯来圣经》用两句话浓缩了爱的精髓,并自此指引着爱的历程: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爱人如己。”
爱邻里如同爱自己的关键不在于创建一个更加紧密、更有效率的社会,或者最大化我们的快乐和满足,而仅仅在于模仿上帝之爱去爱上帝。
“爱宴”其实是圣徒保罗,以及用希腊文写作与引用《希伯来圣经》的基督教其他创始人所使用的词汇,随后逐渐演变为无条件的、利他的、恭顺的、谦卑的、无私的“基督教之爱”的同义词。
出于对整体存在的深刻赞同的顺从,包括对良心及其自省和推理能力的赞同的顺从,是自由之中的顺从。
爱蕴藏着一种信念,即所爱之人能确认、滋养和安放我们的存在。
柏拉图把对美好身体的爱想象成一条长路的起点,它终将引领人类进入天堂。
爱者对所爱之人的感情如海洋般深邃,足以模糊彼此的界限,让二者融为一体,回复到原始的状态,就如同婴儿回到母亲的子宫一般。
爱是对美和善的拥有。
人类永无可能在爱中获得一时或者一世的满足。
爱是一种需要教育和培养的技能,远非单纯的自发行为。
为了攀上爱的高梯,我们必须涵养知识、成熟度和德行。
让爱回归自然、时间和人之本性。
让爱情长久的秘诀是相爱双方不仅仅要具有德行,而且是相似的德行。
爱情中的两个人对肉欲的痴迷乃是对人类渴求永生的直觉的追随。
我们对食物、衣服和居住之所等基本需求品的欲望必须节制,否则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将多于快乐。性的满足也只有通过沉思才能实现。
有爱之处,还缺什么?无爱之处,还有什么?
基督教在爱的理念上的乐观态度本质上仍深深渗透于西方文化中。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或者说,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自己存在的归属感,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爱的能力和意志。
行吟诗人所赞美的爱情追求充满了强烈的快乐,足以治愈痛苦和自我怀疑的心病。
蒙田对野心与浮夸的谴责尤其适用于爱的力量。
斯宾诺莎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上帝也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与自然相同的整体,它们只是描述同一个整体性的不同用词,因此爱上帝即是爱作为整体的自然。
爱意味着发现和遵从自己的秩序,或者对一些浪漫主义者来说,爱意味着发现和遵守自然的秩序。爱就是表达内在的声音。
事实上,身体契合是一夫一妻制最好的保障,其效果远远超过世界上各种对不忠行为的禁令。
施莱格尔的贡献在于他完美地表达了浪漫主义观点:性爱的力量让人类超越自我,朝向无限,从而完成生命的伟大救赎。
爱的磨练和失败是获得最高精神成就的核心。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叔本华一般把肉体之爱如此彻底地拉下神坛。
真实的欲望在人类中影响力巨大,因此它是诗歌、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永恒的主题。
叔本华认为,性欲和热情以及它所激发的理想是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目标:孕育和抚养后代。
爱是对生命的肯定。
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图景的描绘存在一个更广泛的问题:他过分强调用性欲来解释爱,他本人最终承认这样的解释并不令人满意。
阅读普鲁斯特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场体验爱之不朽、强大与丰富的旅程,更是一个亲历爱被痛苦塑造、被谎言驱使、被空虚麻醉的过程,目睹一幅前所未有的充满着折磨、嫉妒、冷漠和自恋的爱的景象。
无论任何一种情形,爱都被视为尚无定论的品质的极致和典范。
总而言之,爱承载了太多。
(摘编人:彭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