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井简介评论摘录

作者:蒋晓云文章来源:彭雪点击数:492更新时间:2015-04-09

 

 

内容简介: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回到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挤压等问题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运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中,遂其所愿,落叶归根。

    那千古一叹,是血脉中割舍不断的乡愁。
    一部让人等待了三十年的小说
    三十年后归来,蒋晓云以书写两岸议题的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作家张大春为之激动,直呼“她是我的偶像”。                      ――书腰文字

    敬远临别前为儿子“端一泡尿”,“悠长的凄凉的口哨声,唤出了徘徊在窗外黑里的千古伤心事”,真可谓是至情之文。那“几滴”眼泪,“一点尿”所包涵的愁恨,我直觉比李后主“一江春水”所载的还要多。在张爱玲《秧歌》里,月香从上海回到村子的当口,她丈夫金根也在屋外给女儿阿招把尿。他看见月香提着灯笼走来,一紧张让孩子的尿“热呼呼地浇了他一脚”。“湿淋淋的”袜子,旋即“变成冰凉的,贴在脚背上”,给他“异样的感觉”,否则还不敢相信真的见到了久别的妻子。张爱玲写这样的情景,当然也是大手笔,但敬远为他儿子把尿,含意更为深长。                                          ――夏志清

    外省族群的故事,并不全然发生在眷村内。篱笆外也有春夏秋冬,也有喜怒哀乐;其中的离乱身世与时代悲愤,都蜿蜒在蒋晓云的故事血脉深处。旧世纪的记忆,新世纪的光影,令人心酸。                             ――陈芳明

    蒋晓云回过神来这么一望,宛如长镜头般的人生画面,舒缓而有戏,告诉了我们,她笔下的世界是永不过时的。                            ――苏伟贞

    整本书看完,都被一种乡愁所包围。
    作者花了大幅笔墨描写内陆小城及乡村的各色人等,张口就是柴米油盐,转背就是鸡飞狗跳,人与人之间的来来往往,不是虚与委蛇的逢迎与算计,就是乌烟瘴气的争执和撕逼。
    但是书的结尾,却是一片天地苍茫,青山寂寂。看似市侩的小市民却是一位孝子,你以为外婆夜半时的莫名哀叹不过无病呻吟,而父亲醉酒后的喟叹只是胡言乱语。直到远离故乡的今日,借她人之眼,你竟才得以领悟到一方水土生养的人,其人性之丰富。
    桃花落日暮,何处是归途,也许只有出走的一瞬间,才能体会到最重要的是回来的那一刻。                                          ――亚马逊书评

    第一次看蒋晓云的作品,就被她的文字和故事情节所打动,情节安排合理,叙述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国民党老兵思乡之情和亲人之间爱恨交织的感情纠葛,揭示人性的善恶,张扬社会的正气,值得推荐购买!
                                                       ――亚马逊书评

    读台湾女作家蒋晓云的《桃花井》的开篇里写舞秧歌的锣鼓,恍然想起张爱玲的《秧歌》。生情并茂的句子的确有张爱玲之风,可貌似神不似。《秧歌》的开头写的是:“一到了这小镇上,第一眼先看见长长的一排茅厕。”张爱玲要写平静下的暗涌,蒋晓云想写喧闹后的平静。亦静亦动,我们读者在茫然不知中仿佛一步就踏进了文学的河流。                                ――豆瓣评论

    《桃花井》写的是老少三代怀着不同的心情与姿态归乡寻根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在两岸三地的小说里平常得要命。可蒋晓云写作的重点即非衣锦还乡也不是落叶归根的欢畅,而是写后“田园将芜胡不归”时代的绝唱,所谓归根其实就是去直面死亡。                                              ――豆瓣评论

    有人天生好嗓,不讲技巧,声音一出即能吸引人;有人天赋异禀,一支妙笔,道尽人间悲欢巧合,蒋晓云就属于这支“妙笔”行列。         ――豆瓣评论

    《去乡》、《回家》两章里的主人公杨敬远30岁留下妻儿只身逃难,原以为去到台湾便可以海晏清河,届时再接妻儿过去一家人和睦安详。可却不知命运弄人,被人陷害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几十年。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以为终于可以回到睽违几十年的家乡时,却病死途中。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去便就是永远。只差一点便可以踏上家乡的土地,可是上帝与他开了个玩笑。他至死也再未见到妻儿一眼。这种悲哀,蒋晓云以一种冷静克制的方式叙述出来,更衬托出这个故事的哀伤。浓烈地,让人一下子就落下泪来。            ――豆瓣评论

摘录:
    呛呛呛,咚咚咚,呛呛呛,咚咚咚……扭秧歌的队伍像洞庭里一个浑浊的浪头:退进进退退进进进,黄黑面皮蓝色列宁装的外乡人,踏着简单的步子,舞在这湖畔第一大城的市街上。
不管是怎样的世局,锣鼓对中国百姓仍然有绝对的号召力;远远听见,就有人探头张望,等着游行的队伍走近,小孩子更是从家里奔出,迎了过去。

    杨敬远避开人多的地方,净拣僻静巷弄绕着走。他穿蓝布长袍,帽檐压得很低,他最不愿意遇见熟人,人家跟他打招呼,或是装了不认识,一样教他心烦。他一直低头匆匆走着,到要转弯了才就势一瞥大街上那欲行又止、弄了半天还差不多在原地的秧歌队伍,入眼的却是队伍最前面一幅红布大旗,上面的镰刀锄头被风一展,竟像就要破空向他飞来,他心中一懔,赶紧走了开去。

    “嘘――嘘――”悠长的凄凉的口哨声,唤出了徘徊在窗外黑里的千古伤心事。他的泪又滚滚而下,几滴落在那孩子的小毛头上,那孩子触动机关似的放了一点尿,了结了父亲的心事。

    朔风野大,纸灰飞扬。懒云躲进山后,倦鸟飞返巢中。随着人声散去,李村的古墓同今坟,一齐融入了寂静的苍茫大地。

(摘编人:彭雪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