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书中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段令世界动容的励志传奇! 对权利的争取,对信念的执着,对学习的渴望,更有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 ――书腰文字
以生命抗争,于绝处逢生,一个巴基斯坦女孩的传奇故事。
――中国驻巴基斯坦前大使陆树林
一个几乎改变国家命运的女孩。她的勇敢抗争令人惊讶,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在千钧重压之下表现出来的幽默感与优雅。
有些人是注定伟大的,马拉拉就是其中一个。
――媒体人、知名作家蒋方舟
对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而言,不论他们是否承认,女孩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 ――《华盛顿邮报》
马拉拉或许不是第一位站出来宣讲笔比刀剑更有力的人,但她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在枪击中活下来并不断争取受教育权的青年。 ――《洛杉矶时报》
马拉拉在展现了她自身非凡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在掌握阅读和书写后,他们将会有多么大的发展可能性。 ――《纽约客》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确定,诺奖不是阴谋,而总是操持阴谋论的人本身存在着不小的偏见。而且,马拉拉虽然仅有17岁,但她所具有的智慧、学识以及对苦难的理解,对教育的重要性的理解等等,很多我所见的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老人都不能及。她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诺奖荣耀对她来说实至名归。
――豆瓣评论
摘录:
我很幸运,能有如此尊重我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父亲,愿意让我参与到他追求和平的旅途中,我很幸运,我的母亲能支持我和我的父亲对和平与教育权利的倡导。
美国中情局竭力鼓吹“圣战士”这个概念。难民营里的孩子甚至会拿到美国大学编撰的课本,用战争教导基本的四则运算。课本里有像这样的举例:“如果十个苏联异教徒,有五个被穆斯林杀死了,就会剩下五个。”
他(父亲)认为巴基斯坦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来自于教育的匮乏,使得政客可以愚弄人民,恶劣的官员得以在选举中连任。
再会了,音乐!纵然是你最甜美的曲调也当沉寂;伫立村庄边缘的塔利班已令所有言语静默。
手工艺人为我们的社会贡献良多,却得不到任何认可,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很多都加入了塔利班――以此来获得地位和认可。 如果我掏出一把枪,抵在你的头上,然后跟你说伊斯兰教是一个诚善的宗教,谁还会发自内心地认同伊斯兰教?如果他们希望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变成穆斯林,为什么他们不以身作则,当一名好穆斯林?
不要接受从邪恶之人手中拿到的善良的事物。
一支笔以及那支笔所写出来的文字所产生的力量,可以大过机关枪、坦克及直升机。
塔利班并非如我们所想,是一个有组织的势力。它是一种心态。
黑暗之枪!为什么我不诅咒你?你把充满爱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摘编人:彭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