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信息简史》是一部科技史书,本书以非洲“会说话的鼓”作为开篇,讲述了原始非洲土著部落用只有高低两个音的鼓来传递复杂的讯息。人类在进步,信息是宇宙固有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信息的方式量化。信息是物理的,土、气、火、水归根究底都是由能量构成的,但其不同形态却由信息决定的。无论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而要明确说明做了什么也需要信息。作者用了7年的时间,从古到今,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电和编码导致了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信息的研究从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对信息的研究,是信息改变了人类的进步。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生命的编码、模因、随机性、量子信息论等的理解。《信息简史》一书,带来一段人类与信息遭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读者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无数的信息,它们如同洪流一般将我们淹没,很多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该如何来度量?它的过去和未来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格雷克(James Gleick)的这本《信息简史》中略窥一二。
―――京东编辑推荐
摘录:
在如此繁荣而活跃的时代,人类不断有更多的新想法涌现,这些须得发明新的表达方式加以标明和区分。宇宙是座图书馆,但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还没有被写完,我们也还没有变成虚无的存在。我们在过道中穿行,在书架上搜寻和整理试图从一片嘈杂和混乱中找出几行意义,尝试阅读过去的和未来的历史,并努力改集自己的和他人的思想。偶尔我们会瞥一眼镜子,认出镜子里一个信息的造物……
他们不会简单说“尸首”,而会展开详述成“仰面躺在土堆中的人”。如果想表达“别害怕”的意思,他们会说“把你的心从嗓子眼放回原处,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现在把它放回原处”。这些鼓说得叠床架屋,似乎表达效率相当成问题。这到底是卖弄辞藻,还是另有妙用呢?
长久以来,到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欧洲人对此都毫无概念。实际上,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些鼓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在他们的文化中,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中,鼓才会像军号和钟那样用来发信号,传递一些简单的讯息:进攻、撤退、到教堂做礼拜,诸如此类。但他们无法设想,可以用鼓来说话。1730年,弗朗西斯・穆尔驾船沿冈比亚河向东航行,发现可以直驱九百多公里。
耶稣会神父、哲学家、文化历史学家沃尔特・翁曾提议:“试想这样一种文化,在其中没有人是‘查阅’(look up)东西。”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人类已经把各种信息技术内化。如果想把这部分去掉,那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回到被遗忘的过去。而我们人类心智中最根深蒂固难以去除的,也是位于一切技术之先的,就是文字。这项技术在人类历史曙光初现之时就出现了,这并非偶然,因为所谓历史,正是有了文字才成其为历史。过去之所以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
(摘编人:刘芳)